第8章 必要的時候勇於拿自己開刀(1 / 1)

有時候為官者會碰到這種情況:剛剛頒布的禁令,自己卻不小心違犯了。怎麼辦?所有的人都眼巴巴盯著你,如果以此禁令對下不對上為由開脫自己,下屬也不會說什麼,但是這條禁令的實施就不會那麼順暢了。

曹操就曾遇到類似的情況,並作了恰如其分的處理。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曹操又率兵東征。一路上,旌旗招展,刀槍林立,浩浩蕩蕩的大軍有條不紊地行進著。

此時正是五月,麥子覆壟的收割季節。由於連年戰火,許多田地都荒蕪了。隨著一陣輕風,飄來了一股股新麥的清香。原來,在隊伍的前麵出現了一大片黃澄澄的麥地。農夫們正在揮鐮擔擔,忙著收割。

曹操傳令:“凡是踩踏麥田者,罪當斬首!”傳令兵立即將曹操的命令傳達三軍。

全軍上下,人人都小心翼翼起來,因為他們深知曹操的為人,不要因為踏一撮麥子而丟了身家性命。所以,士兵們行走時,都離麥田遠遠的,騎兵害怕馬一時失蹄狂奔亂竄,也就紛紛下馬,用手牽著馬走。隊伍在麥田邊緩緩地向前移動著。

事情往往就是這樣湊巧,“嗖”的一聲,一隻大野兔從麥田裏竄了出來,穿過路麵,遛到了另一塊田裏。這野兔剛好在曹操及另外兩名軍官的馬前穿過,把三匹前頭大馬嚇了一跳。由於另外兩個將軍都下馬牽著馬韁繩行走的,所以馬隻是小驚了一下,就給穩住了。曹操此時正坐在馬上得意,他的馬匹給這一驚,猶如脫了韁的野馬,一下子竄進麥田幾丈遠,差點沒把曹操給摔下馬來。等到曹操回過神來勒韁繩時,一大片莊稼已給踩壞了。嚇得那些在田間的農夫們也趕忙躲避,害怕被驚馬踩死。

麵對眼前這一意外突發事件,大家都驚呆了。曹操命令說:“我定的軍規,我自己違犯了,請主簿(秘書)給我定罪吧!”

主簿在聽了曹操的令後,忙對曹操,又像是對大家說:“依照《春秋》之義,為尊得諱,法不加重。將軍不必介意此等小事。”旁邊的一些軍士也跟著附和道:“主簿說得對。將軍,還是帶我們趕快上路吧!”

曹操聽了,一本正經地說:“軍令是我製定的,怎麼能被我自己破壞呢?”接著,又像是自言自語地感歎道:“唉,誰讓我是主帥呢!我一死,也就沒人帶你們去打仗了,皇上那裏也交不了差呀!”眾人忙說:“是呀,是呀,請將軍以社稷為重。”

曹操見大家已經徹底地倒向他了,稍稍頓了頓又繼續說:“這樣吧,我割下自己的一撮頭發來代替我的頭顱吧!”

於是,拔劍割下一綹頭發,交給傳令兵告示三軍。

曹操這樣做,既維護了他製定的軍令,同時又保住了他的腦袋。

[智慧方圓]明智的領導者最在意的是名聲,有好名聲才有好威信,才能做到眾望所歸。因此,作為二個領導者,隻有在下屬麵前樹立一個以身作則的形象,才能做到取信於“民”。下屬無不希望他們的上司會是一個以身作則的長者。樹立一個以身作則的形象,將大大有利於領導工作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