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管理的控製職能(4)(1 / 3)

預算使管理控製目標明確,讓人們清楚地了解所擁有的資源和開支範圍,使工作更加有效,但過分依賴預算,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帶來危害,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一是讓預算目標取代組織目標;二是預算過於詳細;三是預算導致心理低下;四是預算缺乏靈活性。

(四)預算的方法

由於預算的結果常被用來做控製標準,故預算方法的選定非常重要。一般預算采用固定預算,而且多為根據基期數據調整,從而帶來一定的危害,這些在上麵已有所提及。另外兩種方法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善這種狀況,即彈性預算和零基預算。

1.彈性預算

彈性預算又稱可變預算,其基本思想是按固定費用和變動費用分別編製固定預算和可變預算,以確保預算的靈活性。在編製可變預算時,應根據具體情況研究各種費用的變動程度,以確定各種換算係數,這樣更有利於預算的合理性、準確性,減少預算變動的頻繁程度。這種預算的控製力度稍弱,但有較強的環境適應性,能較好地適應控製的要求,在預算控製中彈性預算比較常見。

彈性預算編製有以下幾個步驟:(1)選擇業務量的計量單位;(2)確定適用的業務量範圍;(3)確定成本與產量之間的相互關係,應用多水平法、公式法和圖式法等把企業成本分解為固定、變動、半變動成本;(4)確定預算期內各業務活動水平;(5)編製預算,若企業事後按實際業務量編製彈性預算,可按實際業務水平編製;(6)進行分析、評價、考核預算控製的執行情況。

2.零基預算

零基預算是由美國得州儀器公司首創的,其基本思想是:在每個預算年度開始時,把所有還在繼續開展的活動都看著是從零開始,預算也就以零為基礎。由預算人員在從頭開始的思想指導下,要求每個項目的預算費用以零為基數,通過仔細分析各項費用開支的合理性,並在“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礎上,重新安排各項活動即各個部門的資源分配和收支。

零基預算方法要求把企業計劃分為目標、業務和所需的資源等組成的各個項目計劃的費用,其中,每個項目計劃的預算費用都是以零為基數重新計算的。將各種合乎需要的計劃按它們對企業的效益來計算其代價並進行檢查,然後按它們的效益大小順序排列並根據費用—效益標準對它們做出選擇。零基預算避免了預算控製中隻注重前段時期變化的普遍傾向,它迫使主管人員重新安排各個項目計劃,這樣做可以從整體出發連同新計劃及其費用一起來考慮所確定的計劃及其費用,有利於資金分配和控製支出。同時,零基預算還能充分調動和發揮各層管理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當然零基預算也有一些缺點,主要表現為費用估計中有相當程度的主觀性及預算工作量較大,成本較高。現實中每3~5年編製一次零基預算,以減少浪費和低效。

(五)預算的作用及其缺點

1.預算的積極作用

由於預算的實質是用統一的貨幣單位為企業各部門的各項活動編製計劃,因此它使得企業在不同時期的活動效果和不同部門的經營績效具有可比性,可以使管理者了解企業經營狀況的變化方向和組織中的優勢部門與問題部門,從而為調整企業活動指明了方向;通過為不同的職能部門和職能活動編製預算,也為協調企業活動提供了依據;更重要的是,預算的編製與執行始終是與控製過程聯係在一起的,編製預算是為企業的各項活動確立財務標準,用數量形式的預算標準來對照企業活動的實際效果大大方便了控製過程中的績效衡量工作,也使之更加客觀可靠;在此基礎上,很容易測量出實際活動對預期效果的偏離程度,從而為采取糾正措施奠定了基礎。

由於這些積極作用,預算手段在組織管理中得到了廣泛運用。

2.預算在編製和執行中的缺點

(1)它隻能幫助企業控製那些可以計量的,特別是可以用貨幣單位計量的業務活動,而不能促使企業對那些不能計量的企業文化、企業形象、企業活力的改善予以足夠的重視。

(2)編製預算時通常參照上期的預算項目和標準,從而會忽視本期活動的實際需要,因此會導致這樣的錯誤:上期有的而本期不需的項目仍然沿用,而本期必需而上期沒有的項目會因缺乏先例而不能增設。

(3)企業活動的外部環境是在不斷變化的,這些變化會改變企業獲取資源的支出或銷售產品實現的收入,從而使預算變得不合時宜。因此,缺乏彈性、非常具體、特別是涉及較長時期的預算可能會過度束縛決策者的行動,使企業經營缺乏靈活性和適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