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管理的控製職能(3)(3 / 3)

一、預算控製

預算是一種計劃技術,是未來某一個時期具體的、數字化的計劃,它把計劃分解成以貨幣或其他數量單位的預算指標,要求各部門、各單位的開支在預算範圍內。預算也是一種控製技術,它把預算指標作為控製標準,用來衡量其計劃的執行情況。

(一)預算的種類

預算一般可以分為如下五類:

1收支預算,包括收入預算和支出預算。收入預算主要是指某個計劃期的有關收益及其來源的預算。支出預算是計劃期各種費用支出的預算。

收入預算和支出預算提供了關於企業未來某段時期經營狀況的一般說明,即從財務角度計劃和預測了未來活動的成果以及為取得這些成果所需付出的費用。

(1)收入預算

由於企業收入主要來源於產品銷售,因此收入預算的主要內容是銷售預算。銷售預算是在銷售預測的基礎上編製的,即通過分析企業過去的銷售情況、目前和未來的市場需求特點及其發展趨勢、比較競爭對手和本企業的經營實力,確定企業在未來時期內為了實現目標利潤必須達到的銷售水平。

由於企業通常不止生產一種產品,這些產品也不僅在某一個區域市場上銷售,因此,為了能為控製未來的活動提供詳細的依據,便於檢查計劃的執行情況,往往需要按產品、區域市場或消費者群,為各經營單位編製分項銷售預算,同時,由於在一年中的不同季度和月度,銷售量也往往不穩定,所以通常還需預計不同季度和月度的銷售收入。這種預計對編製現金預算是很重要的。

(2)支出預算

企業銷售的產品是在內部生產過程中加工製造出來的,在這個過程中,企業需要借助一定的勞動力,利用和消耗一定的物質資源。因此與銷售預算相對應,企業必須編製能夠保證銷售過程得以進行的生產活動的預算。關於生產活動的預算,不僅要確定為取得一定銷售收入所需要的產品數量,而且更重要的是要預計為得到這些產品、實現銷售收入需要付出的費用,即編製各種支出預算。不同企業,經營支出的具體項目可能不同,但一般都包括:

a.直接材料預算

直接材料預算是根據實現銷售收入所需的產品種類和數量,詳細分析為了生產這些產品,企業必須利用的原材料的種類、數量的預算。它通常以實物單位表示,考慮到庫存因素後,直接材料預算可以成為采購部門編製采購預算、組織采購活動的基礎。

b.直接人工預算

直接人工預算需要預計企業為了生產一定數量的產品,需要哪些種類的工人,每種類型的工人在什麼時候需要多少數量,以及利用這些人員勞動的直接成本的多少。

附加費用預算

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隻是企業全部經營費用的一部分,企業的行政管理、營銷宣傳、人員推銷、銷售服務、設備維修、固定資產折舊、資金籌措以及稅金等,也要耗費企業的資金,對這些費用也需要進行預算。這就是附加費用預算。

實物預算,是以實物為計量單位的預算,它的範圍很廣。

投資預算,一般包括建新廠、買房產、購買機器設備等擴大固定資產投資以及其他方麵的投資預算。這些費用一般數目較大,且短期內難以收回,故需慎重對待,應該做一較詳細的預算,且事先要花較長時間做調查和論證工作。

現金預算,現金預算是對企業未來生產與銷售活動中現金的流入與流出進行的預測,通常由財務部門編製。現金預算隻能包括那些實際包含在現金流程中的項目,銷售產品的應收款在用戶實際支付以前不能列作現金收入,購買原材料在未向供應商付款以前也不能列入現金支出,而需要今後逐年分攤的投資費用卻需要當年實際支出現金。因此,現金預算並不需要反映企業的資產負債情況,而是要反映企業在未來活動中的實際現金流量和流程。企業的銷售收入很大,利潤即使相當可觀,但大部分尚未收回,或收回後被大量的庫存材料或在製品所占用,那麼它也不可能在目前給企業帶來現金上的方便。通過現金預算,可以幫助企業發現資金的閑置或不足,從而指導企業及時利用暫時過剩的現金,或及早籌備維持營運所短缺的資金。

綜合預算,綜合預算則是考慮各種因素後的多項內容的預算,它的單位可以是貨幣,也可以是實物。

(二)預算製定程序

預算製定程序一般是從下至上進行的,其具體步驟如下:

1.基層部門先根據自己的計劃任務,做出本部門的預算方案,然後交上級預算委員會審核(一般由高層領導人和各職能部門的權威人員組成)。

2.預算委員會根據各部門的預算方案,再綜合考慮整個組織的總體資源,並與有關高層領導人和一些權威人士協商分析,在綜合平衡的基礎上做出總預算方案。

3.將預算方案交董事會或總經理審批,審批後再逐級分發下去。

(三)預算的可能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