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利息保障倍數,利息保障倍數=息稅前利潤÷全部利息支出,度量組織的利息支出能力。
(四)作業活動控製
一個組織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作業能力,即取決於其提供產品或服務的效率與效能。作業控製就是用來評價一個組織轉換過程的效率與效能問題的。典型的作業控製包括:評價組織的購買能力,以盡可能低的價格提供所需質量和數量的原材料;監督生產活動以保證其按計劃進行;檢測產品或服務的質量,以保證其符合預定標準;保證所有設備處於良好的使用狀態。
(五)組織績效控製
管理者最關心組織的整體績效,他們為尋找評價組織績效的合理方法進行不懈努力。但事實證明,沒有單一的指標可以用以衡量組織績效。控製組織績效的指標有很多,涉及市場的有市場份額、銷售量等;涉及收入的有利潤、資金周轉率、收入的穩定性等;涉及生產或服務的有產量、生產率、管理效率等;涉及員工的有士氣、滿意度、曠工率、流動率等;涉及組織成長的有穩定性、適應性、變革力、研究與發展能力等;涉及外部關係的有投資人、供應商、顧客、政府代理部門等的滿意程度。這些指標都從不同側麵反映了組織績效,無疑都是衡量組織整體績效的重要指標,所以管理者對組織績效的控製手段應該是多樣性的和綜合性的,對組織績效的控製思想應該是多方平衡思想。
第二節控製的基本類型
控製職能就是按照計劃標準衡量計劃的完成情況並糾正計劃執行中的偏差,以確保計劃目標的實現。
——哈羅德·孔茨
一、根據控製點的不同時間,控製可分為預先控製、現場控製和事後控製三類
(一)預先控製
預先控製是指在係統運行的輸入階段就進行控製,也叫前饋控製。這種控製是未來導向的,控製作用發生在行動之前,故又稱未來定向控製。它是在實際工作開始之前,管理者作出某種預測,對預期出現的偏差,預先采取各種防範措施,期望組織未來的活動保持在允許限度內的一種控製類型。因此,這種控製需要及時和準確的信息並進行仔細和反複預測,把預測和預期目標相比較,並促進計劃的修訂。控製的內容包括檢查資源的籌備情況和預測其利用效果兩個方麵。如對司機進行有關交通法規和違章操作後果的教育就是一種想利用持續性計劃預先控製駕駛行為的企圖。
為了保證經營過程的順利進行,管理人員必須在經營開始以前就檢查企業是否已經或能夠籌措到在質和量上符合計劃要求的各類經營資源。如果預先檢查的結果是資源的數量和(或)質量無法得到保證,那麼就必須修改企業的活動計劃和目標,改變企業產品加工的方式或內容。事先預測的另一個內容是檢查已經或將能籌措到的經營資源經過加工轉換後是否符合需要。如果預測的結果符合企業需要,那麼企業活動就可以按原定的程序進行;如果不符合,則需要改變企業經營的運行過程及其技術。
(二)現場控製
現場控製是指在計劃的執行中同步進行控製,也叫即時控製。這種控製是同期導向的,控製作用發生於行動之時。從維持組織的動態平衡的觀點來看,即時控製比等結果產生後進行行為調整的後饋控製更令人滿意,當微小的偏差發生時即時加以調整,比稍後時間改正較大的偏差來得容易。因此,即時控製對在組織繼續運行時把各種活動過程維持在期望限度之內是十分重要的。
對下屬的工作進行同期監督,其作用有兩個:首先,可以指導下屬以正確的方法進行工作。指導下屬的工作,培養下屬的能力,這是每一個管理者的重要職責。現場監督,可以使上級有機會當麵解釋工作的要領和技巧,糾正下屬錯誤的作業方法與過程,從而可以提高他們的工作能力。其次,可以保證計劃的執行和計劃目標的實現。通過同期檢查,可以使管理者隨時發現下屬在活動中與計劃要求相偏離的現象,從而可以將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或者避免已經產生的問題對企業不利影響的擴散。
在組織中,常見的即時控製方式就是現場視察,有些組織,如造幣廠、銀行、交通管理部門建立了全天候的電視監視係統,控製人員在主控室就可以了解被控對象的即時活動情況,這種借助於機器係統的控製主要目的在於及時觀察到非期望行為的發生,並立即給予糾正或製止。但是,個人行為極大地影響著組織行為,僅靠無生命的機器監視係統不能全方麵的即時控製。現代控製理論認為,必須使每個組織成員都加入控製行列,加強自我控製能力,即時控製方式才有效。西方國家的企業界於20世紀60年代創立的“零缺點管理”就是要求每個員工具有“不發生錯誤”的決心,在其職責範圍內,按照預先確定的目標,力求作業標準、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的正確執行,盡可能做到無缺點,從而保證生產高質量的產品。
(三)事後控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