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管理的領導職能(8)(3 / 3)

4.善於運用反饋。傾聽內容的同時通過提問來確保理解的正確性。

5.建立和完善管理信息係統,縮短信息傳遞鏈,拓寬溝通渠道。現代化的管理信息係統可以提高溝通的效果。

本章小結

領導就是通過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作用,使被領導者能義無反顧地追隨他前進,自覺自願而又充滿信心地把自己的力量奉獻給組織,促進組織目標更有效的實現。管理學意義上的領導者,是指能夠影響他人並擁有管理的製度權力的人,發揮著指導、協調、激勵和溝通的作用。領導與管理有所不同。領導者的影響力來源於領導者的位置權力和個人權力。

領導理論是研究領導本質及其行為規律的科學。領導理論主要包括領導特質理論、領導行為理論和領導權變理論。

領導藝術就是指領導者在行使職務時,所表現出來的技巧,是建立在一定知識、經驗基礎上的、非規範化、有創造性的領導技能,包括領導的思維方法與藝術、調適人際交往關係的藝術、提高決策效率的藝術和合理利用時間的藝術。

所謂激勵,就是通過一定的手段使員工的需要和願望得到滿足,以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使其主動而自發地把個人的潛能發揮出來奉獻給組織,從而確保組織達成既定的目標。

激勵的對象主要是組織範圍中的員工或領導對象。激勵的目的在於從既定的組織目標出發,尋求組織與個人在目標、行為上的內在一致性。激勵方式與手段主要有工作激勵、成果激勵、批評激勵、培訓激勵和收入激勵。常見的激勵的人性假設有:經濟人假設、社會人假設、複雜人假設。早期的激勵理論主要有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和赫茨伯格的雙因素理論。現代激勵理論主要有三種需要理論、公平理論、期望理論、強化理論、歸因理論、挫折理論等。

溝通指信息交換並被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理解的過程,這個過程通常伴有激勵或影響行為的意圖。溝通的方式多種多樣,按照不同標準有不同的分類。按方法劃分可分為口頭溝通、書麵溝通、非語言溝通、電子媒介溝通;按組織係統劃分可分為正式溝通和非正式溝通。在正式組織環境中,信息溝通網絡的形態可以有四種溝通類型:輪型網絡、鏈型網絡、環型網絡和全通道網絡。領導者應克服信息溝通的障礙,實現有效溝通。

思考題

1.什麼是領導工作?它的構成要素有哪些?

2.領導工作有哪些作用?領導工作的原則有哪些?

3.什麼是領導者?它與管理者有何區別?

4.什麼是領導特質?有關領導者的研究告訴了我們特質的哪些信息?

5.什麼樣的人可能是管理者而不是領導者?什麼樣的人是領導者而不是管理者?什麼樣的人既是管理者又是領導者?

6.領導行為連續統一體理論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7.領導行為四分圖的內容是什麼?

8.管理方格圖理論的基本思路和作用是什麼?

9.菲德勒的權變模型中的情境因素是什麼?

10.根據菲德勒的權變模型,在什麼情境下任務取向的領導者更有效?什麼情境下關係取向的領導者更有效?

11.在路徑一目標理論中,“路徑”和“目標”的意義是什麼?請用“路徑目標”理論解釋領導。

12.在運用期望理論對員工進行激勵時,管理者、組織分別需要做哪些工作?

13.在運用強化理論時,組織應注意什麼問題?

14.通過本章內容的學習,你認為應怎樣使自己成為一名優秀的領導者?

討論題

“閑可釣魚”與“無暇吃魚”

一、“閑可釣魚”的王業震

新港船廠是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屬下一家較為大型的企業1982年11月,46歲的高級工程師王業震出任該廠廠長。當時有職工6500人,固定資產1.2億元。在技術上和管理上,借鑒日本三井造船、大阪造船等企業的經驗,銳意改革。

企業內部管理體製設兩大係統,直線指揮係統和職能係統。日常工作中,上級不可越級指揮,但可越級調查;下級不可越級請示,但可越級投訴。明確每個人隻有一個直接上級,而每個上級直接管轄的下屬為3~9人。歸廠長王業震本人直接領導的隻有9人。此外,專設3個“廠長信箱”,隨時了解職工的意見和建議。一次,某車間工人來信反映某代理工段長不稱職,王業震於第二天收閱後批轉有關部門查處,經調查屬實隨即作人事調整,前後僅5天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