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管理的領導職能(4)(3 / 3)

(一)領導的思維方法與藝術

人的行動總是受思想支配的,領導活動的實質是思維活動。領導藝術水平的高低取決於領導者的思維能力。

1.反向思維法(逆向思維)。反向思維的特征是別人從眾他獨行,以別人意想不到的方式去解決麵臨的問題。懷疑、批判、探索、驗證是反向思維必不可少的四個步驟。

2.多向思維法,又稱多方位思維、發散思維。它的特點是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向、不同層次進行多方麵的思維判斷,從而形成解決問題的多種思路、多種方法、多種方案,進而為決策選擇打下良好的基礎。

3.側向思維法。思維受阻達不到預先目標的情況下,及時轉移思路,變換角度,繼續思維下去。曹衝稱象的故事。曹衝把難稱的象換成石頭,困難就解決了。

4.組合思維法。是把某些已經知道的、熟悉的東西組合起來構成一個未知的、富有新意的事物。這種思維方法很簡單,然而很有效。如鑄魂塑形活動就是把“形象設計”和“三愛”教育組合。

(二)調適人際交往關係的藝術

人際關係是人們在生產、工作和生活中所發生的各種相互交往和聯係。組織的人際關係,主要表現在本組織內部員工與員工之間、員工與領導之間,以及管理部門群體之間、群體與個體之間的關係。凡是有人進行生產和生活的地方,都存在著複雜的人際關係。組織實際上是由眾多員工組成的集合體,必然會發生各種各樣的人際關係。組織人際關係的好壞,直接關係到組織凝聚力的強弱和活力的大小。因此,講究調適人際關係的藝術,是強化管理和激發員工積極性的一項必不可少的內容。經營成功是建立在員工相互信任和人際關係融洽和諧基礎之上的。

1.影響組織人際關係的因素

國內外許多心理學家對影響人際關係的因素做過不少調查研究,結合我國組織情況分析,影響人際關係親疏程度的主要因素有四個方麵:

(1)員工空間距離的遠近。人與人在工作的地理空間位置上越接近,彼此之間就越容易發生往來和了解,能知其所長,察其所短,相互補足。

(2)員工彼此交往的頻率。所謂交往頻率,是指員工相互接觸次數的多少。交往的頻率越高,越容易相互了解,關係越容易密切。

(3)員工觀念態度的相似性。觀念態度是指員工判斷事物曲直、善惡、美醜的價值標準。如果員工觀念態度基本趨同,具有共同的理念、價值觀、思想感情,就容易相互理解,感情融洽,做到傾吐心聲,交流思想,形成較為密切的關係。

(4)員工彼此需要的互補性。這是由於每個員工的需要不同,動機各異,性格有別所致。例如,有些性格內向的人,有時也願意同性格外向的人合作共事,以補自己寡言少語和不善交往的不足。有些組織主張,在高層領導人員素質結構中既有多謀善斷的,又有刻苦實幹的;有開拓創新的,又有沉穩老練,能把握陣腳的。這種不同知識層次、性格有別的人結合在一起,就可以相互取長補短,提高領導層的整體素質。當然,這種需要的互補性,並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夠實現的,有時也可能影響人際關係的協調。因此,這種互補作用的發揮,還同每個人的理想、態度、追求,以及員工之間工作性質、距離遠近、交往頻率等因素密切相關。

2.調適人際關係的藝術應當多樣化

基於人際關係的複雜性和微妙性,其調適的方法也應當是多種多樣的,沒有一套能適用於不同素質的員工和不同環境的通用方法,應當隨機製宜,隨人而異。對下級應該有知人善任的藝術、批評教育的藝術、關心愛護的藝術、助人發展的藝術和上下溝通的藝術。對待同級應該積極配合而不越權,明辨是非而不斤斤計較,見賢思齊而不妒賢嫉能,相互溝通而不怨恨,支持幫助而不攬功推過。對待上級領導要找準自己的角色和位置,善於領會領導意圖,適應上級的特點和習慣,在上級麵前規矩而不拘謹,運用“等距外交”,避免交往過密或親疏不一,努力將自己的工作做好。

從組織管理的角度分析,調適人際關係的藝術,主要有四個方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