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管理的領導職能(4)(2 / 3)

——威廉·愛德華·戴明

領導者要卓有成效地工作,不僅需要有科學的領導理論作指導,而且還要講究領導藝術。所謂領導藝術就是指領導者在行政職務時,所表現出來的技巧,是建立在一定知識、經驗基礎上的,非規範化,有創造性的領導技能。領導者在進行領導工作過程中,要麵對不同的人、不同的事物,而人是多種多樣的,事物也是在不斷地變化的,因此,領導者要靈活地運用各種領導方法,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以實現組織的目標。領導藝術的內容非常豐富,它一般包括領導他人的藝術、處理事物的藝術和利用時間的藝術等幾個方麵,它貫穿於整個領導過程始終。

一、領導風格

(一)性別與領導

男性與女性確實采用不同的領導風格。女性相對於男性傾向於采用更為民主型或參與型的風格,而較少采用專製型的指導型的風格,女性更善於鼓勵參與,共享權力與信息,並努力提高下屬的自我價值。她們通過包容而進行領導,並依賴她們的領袖魅力、專業知識、和人際交往技能來影響他們。女性傾向於運用變革型的領導方式,通過將員工的自身利益轉化為組織目標而激勵他人。

男性則更樂於使用指導型、命令加控製型的風格。他們以自己崗位所賦予的正式權力作為影響基礎。男性運用事務型領導方式,通過獎勵優異工作和懲罰不良工作而進行領導。由於男性在傳統中一直處於組織中的主要領導崗位,因此人們可能會認為男性與女性的差異必定對男性更為有利。但是,事實並不盡然。

(二)事務型領導和變革型領導

人們通常認為事務型領導更適合市場在持續擴大和較少競爭的年代。這些管理人員基本上管理他們自己創辦的企業,並很少做出改變。我國多數的管理人員看似也可以歸人事務型領導這一類。變革型的領導往往出現在動蕩、困難重重和快速變革的時代。變革型領導是事務型領導的進一步發展,他們通常更能激勵員工做出超過預期的績效來。

變革型領導注重變革、創新和開創新事業。其領導過程是有係統、有目的、有組織地尋求變革和係統分析,以把資源投入生產率更高的領域。他們試圖通過行動來實現他們為組織設計的前景,以激發組織的活力。同時他們還需承受外界環境對組織構成的巨大壓力,諸如市場份額的喪失、財務上的嚴重拮據。

領導特殊素質主要表現為:倡導變革;有膽有識;信任他人;追求價值;終身學習;縝密思考;創造遠景。遠景是由組織領導者或其高層領導者用簡明的文字為其組織未來描述的圖畫。管理學家斯托納·澤曼爾(J·stoner—zemel,1990)把遠景表述為:宗旨+價值+信仰+形象。優秀的領導往往通過描述美好的遠景來闡明經營理念、組織目標和計劃。

(三)領袖魅力型領導

魅力是指遠遠超出一般的尊重、影響、欽佩和信任的,對追隨者的情感具有震撼力的一種力量。富於領袖魅力的領導者專製且異常自信,對他們信念的道理正義性有強烈的信心。他們努力為追隨者建立一種富於競爭、成功與信任,並傳遞高度期望值的氛圍。富於領袖魅力的領導者將多個理想化目標結合起來。馬丁·路德·金有一個對更美好世界的夢想,肯尼迪宣稱要把人類送上月球。換言之,這些領導者都有一個憧憬。富於領袖魅力的領導者還喚醒了興奮和冒險意識。他或她都是富於雄辯的演講者,顯示出高超的語言技巧,而這種技巧能夠幫助他們憧憬,鼓舞群眾。

沃倫·G·本尼斯與南思在《領導》一書中總結了90位領導者,從他們身上發現到了魅力型領導所具有的共同點:一是領導者都具有令人折服的遠見和目標意識;二是領導者都掌握了清晰表述目標的技巧——溝通;三是領導者都具有贏得信任的能力;四是領導者都具有自我管理的能力。

(四)後英雄型領導

關於領導者的一個常見的觀念是領導是英雄。非凡的智慧使他們在困難時刻衝在前麵,使局麵轉危為安。這種思考方式意味著相信一個領導者能挽救整個公司。但在現在這個時代僅憑一個人的力量可以解決一切是不現實的。

有效的領導者必須滲透於整個組織,而非停留在高層的一兩個超級明星那裏。現今領導者的工作變成了組織各處擴展的領導能力,讓人們對自己行為負責。隻有創造一個人人都有能力發現需要做好的環境,指出方法,點明途徑,使人們能夠成功,給他們應得的信任,才能從他們中樹立英雄。

二、領導藝術

哈羅德·孔茨在開始的研究中沒有專門講有關領導的問題,在《管理學》的後期修訂時才加進了領導內容,但是他把領導與指揮是放在一起來看待的。他認為領導與指揮就是引導下屬人員有效地領會和出色地實現企業的既定目標。授權是指揮與領導的一種重要方法,激勵是指揮與領導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必須以一種係統的和隨機應變的觀點來看待激勵,將激勵的方法與內容要結合起來,否則就可能失敗。因此,領導是對人們施加影響的藝術,而領導藝術由三個部分組成:一是了解人們在不同時間與不同條件下具有不同激勵因素的能力;二是鼓舞人們士氣的能力;三是按照某種方式去形成一種環境,以便使人們對激勵做出反應的能力。隨著人們的不斷研究,領導藝術理論也不斷地豐富著領導理論,具體分析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