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小溪7條,有小型水庫2座。森林覆蓋率28%。主產水稻、小麥、紅苕、玉米、豆類,糧食總產1986年2251噸,2005年5003噸。經濟作物種植麵積增加271.33公頃,比1986年增大38%,主要有桑樹、果樹、蔬菜、花生、黃麻、藥材。畜牧業以養豬為龍頭。傳統產品有竹編細席和細皮背篼。皂角村的大李子(農曆9月成熟)年產上萬斤。
外出務工經商3360人,年收人1005萬元。
20年間470戶農民建樓房94萬平方米。閑置房300座,3600平方米。
村村通公路。通鄉瀝青路6.5公裏。街麵全部硬化。
有初級中學1所,小學7所,在校生1366人。鄉衛生院1所,病床4張,村衛生站7個。
(第七章)興隆
(第一節)管委
位於縣境南,管委住興隆場鎮。南與內江市東興區永福鄉接壤,幅員麵積242.3平方公裏。轄興隆、天林鎮和共和、清流、天寶、協和、魚龍鄉。人口130618人,其中非農7616人,場鎮常住人口19980人,耕地麵積7898公頃,海拔在269~527米之間。
明朝時在大成山腳下建幺店子,清朝時發展成場,因生意興隆而得名。
境內地勢東南稍高,西北略低,地屬淺中丘陵,最高山峰是魚龍鄉的魚龍山,海拔527米,最低是天林鎮萬平村與內江市東興區永福鄉交界處,土壤屬中丘中穀棕紫泥土,大清流河、龍台河及其支流縱貫境內。有小一型、小二型,微型水庫14座,山平塘869口,石河堰83處,水庫電力提灌站31處,正常蓄水3064萬立方米,可灌農田3280公頃。
區域內土質較肥沃,以農業經濟為主,主產水稻、紅薯、玉米、小麥及油菜籽、花生、辣淑、生薑、水果、蠶繭等。糧食總產1986年5.72萬噸,2005年6.9萬噸,比1986年增加1.2萬噸,養殖業以分戶飼養為主,以養殖生豬為龍頭,帶動羊、兔、雞、鴨、鵝規模養殖正在逐步形成,2005年工農業總產值6.02億元,比1986年增力卩5.66億元。
(第二節)鎮鄉
興隆鎮
位於縣境南,省、市小城鎮建設試點鎮。大成古寨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改鄉為鎮。轄大成、劉坪、小東、學堂、磨岩、大紅、金龍、七角、碑頂、金庹、老林、左坪、大石、大驥、萬古、青梅、石獅、汪溝、界橋19個村。2005年,工農業總產值2.47億元,農民人均純人3119元,財政收人400.45萬元,分別比1986年增加1.08億元、2887元、382.8萬元。
大小清流河、龍台河部分支流發源地,縱貫境內。農田用水提蓄結合。有小一、小二型水庫5座。森林覆蓋率36.7%。主產水稻、紅薯、玉米、小麥及油菜、花生、蠶繭。2005年糧食總產2萬噸,經濟作物種植麵積比1986年擴大597.53公頃。養殖業以分戶飼養為主,養豬為龍頭的羊、兔、雞、鴨、鵝規模養殖正逐步形成。
外出務工經商6150人,年收人1360萬元。
20年間場鎮建房613戶,12.44萬平方米,農村建房2274戶,1820座,36.11萬平方米。舉家外出1147戶,空置房1156座,12.71萬平方米。
鄉村社公路223.2公裏。
有初級中學1所,中心小學2所,村小13所,在校生4183人,衛生院1所,病床50張,村衛生站22個。
清流鄉
位於縣境南部,1992年並人共和鄉,2001年共和鄉析出。轄翰林、紅堰、長新、桐子、柳灣、六橋、鴨石、線溝、高龍、燕子10個村。工農業總產值766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人2967元,分別比1986年增加7261.17萬元、2761元。
溪河以大清流河為主幹,流經天寶鄉、天林鎮、內江市東興區,注人沱江。有小二型水庫1座。森林覆蓋率27.86%。主產水稻、玉米、紅薯、小麥、大豆。糧食總產1986年6523噸,2005年7747噸,增長21.8%。經濟作物有油菜、花生等。以養豬為龍頭的畜牧業發展迅速,豬、羊、雞、兔、鴨、鵝等規模養殖業正逐步形成。
20年間568戶農民建樓房5.49萬平方米。閑置房250座,2.57萬平方米。
有8公裏瀝青公路與外界相連。各村的碎石路基本通車。街道全部硬化。
有初級中學1所,中心小學1所,村小7所,在校生1584人。衛生院1所,病床5張,村衛生站12個。
天林鎮
位於縣境西南,南與內江市東興區永福鄉接壤。1999年被資陽地委、行署命名為小康鎮,是實現中國農村2000年人人享有衛生保健規劃目標合格鎮。清初有湖廣毛、鄧二姓來此安插,修建“天林寺”,後於此建場,場以寺得名。1992年天寶鄉並人。1995年,天寶鄉析出。轄南英、萬平、二郎、沙磨、紅桔、南棚、龍氹、洞山、大灣、紅牆、李子、方碑12個村。工農業總值9873萬元、財政收人17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人3296元,分別比1986年增加9490萬元、158萬元、3050元。
溪河以大清流河為主,流經鎮內5個村,流人內江。有小型水庫1座。森林覆蓋率23.63%。主產水稻、玉米、小麥、紅薯。糧食總產1986年8381噸,2005年8088噸。經濟作物油菜、花生、生薑、蓮藕、桑樹,種植麵積由1986年的315.77公頃升為2005年的496.67公頃,增加179%。以養豬為龍頭的畜牧業發展迅速,羊、兔、雞、鴨、鵝規模養殖業正逐步形成,綠興兔業園區年出欄商品兔5萬隻,宇豐養雞場年存欄雞6000隻、產蛋6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