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縣境北,縣級小城鎮試點鎮。1992年並人通賢鎮,1995年再建鄉。轄聚寶、東學、土橋、魚海、龍塘、鐵盔、賢莊、堰壩、油井、畫青10個村。工農業總產值1.26億元,財政收人21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人3407元,分別比1995年增加6431.6萬元、177.4萬元、2607元。
有小型水庫1座,書房壩水庫左幹渠流經全境。森林覆蓋率32%。主產水稻、小麥、玉米、紅薯,糧食總產1986年1.05萬噸,2005年9540噸。經濟作物有油菜、花生、棉花、海椒,種植麵積比1986年增加208.67公頃。縣通賢柚基地鄉。以養豬為龍頭的規模養殖逐步形成,龍塘村、堰壩村養殖場年出欄生豬1000餘頭。
20年間859戶農民建樓房10.46萬平方米。閑置房568座,6.15萬平方米。
本鄉交通方便,省道206線過境8.2公裏,村、社道路148公裏。
有中學1所,小學7所。在校生1326人。鄉衛生院1所,病床15張,村衛生站10個。
長河諞鄉
位於縣境北,市級小城鎮試點鄉。清建長河諞場,民國21年(1932年)改場為鄉。1992年原長河鄉、團結鄉、民主鄉合並為長河諞鄉,2001年析出團結鄉。轄玉蓮、燈虹、新坪、鍾坡、保鄉、雷坡、黑塘、水閣、保泉、石鑼、金銀、小溝、小安鎮、銀河、金堂、青石17個村。工農業總產值2.52億元,財政收人22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人3465元。
溪河以長河為主幹。屬書房壩水庫自流灌區。森林覆蓋率32%。主產水稻、小麥、紅苕、玉米,糧食總產量1986年1.56萬噸上,2005年1.8萬噸。經濟作物以油菜、花生、蔬菜、棉花、通賢柚、玉米製種為主。縣通賢柚基地鄉。安嶽縣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鄉,年種植700公頃,以養豬為主的規模養殖業正在逐步形成。83養殖場,碧友養豬場年出欄生豬分別在3000頭以上。
20年間2430戶建樓房36.8萬平方米,閑置房1200座,15.81萬平方米。鄉、村公路169公裏,其中通鄉瀝青路3.1公裏。
有初級中學1所,小學12所,在校生2423人。衛生院1所,病床25張,村衛生站16個。
團結鄉
位於縣境北,1992年並人長河諞鄉,2001年再建鄉。轄金鼎、龍鳳、石埡、龍眼、高觀、觀梅、明星、桂香、團結9個村。工農業總產值9904萬元,財政收人191.62元,農民人均純收人2870元。
溪河以長河為主幹。主產水稻、小麥、紅苕、玉米,糧食總產1986年9256噸,2005年1.09萬噸。經濟作物有油菜、製種玉米、通賢柚、蔬菜,種植麵積比1986年擴大五分之四,縣綠色蔬菜基地鄉。以養豬為龍頭的規模養殖業正逐步形成。
20年間420戶農民建樓房5.04萬平方米。閑置房503座5.53萬平方米。
本鄉交通方便,天(馬)嶽(新)公路貫穿全境。鄉村社公路110公裏,其中瀝青路5.5公裏。
有中學1所,小學1所,村小4所,在校生1050人。衛生院1所,病床15張,村衛生站9個。
人和鄉
位於縣境東北,與遂寧市安居區三家鎮接壤。1992年並人通賢鎮,1995年再建鄉。丘陵農村黨建示範鄉鎮。轄學新、文寨、廣德、涼平、三學、廣雲、人和、堰河8個村。工農業總產值7046萬元,財政收人217.2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人3619元,分別比1986年增加6532.71萬元、184.26萬元、
3247元。1999年被中共資陽市委、資陽市地區行署命名為小康鄉鎮。
有縣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宗教活動場所5處。溪河以瓊江河為主幹。書房壩千畝渠、萬畝渠過境32公裏,90%以上的農田可自流灌溉。紅光堰水力發電站,年發電量30萬千瓦。森林覆蓋率30.2%。主產水稻、玉米、小麥、紅苕。糧食總產1986年9002.8噸,2005年9333噸。經濟作物有油菜、花生、海椒、棉花、蓮藕。縣油菜種植示範鄉、通賢柚百裏長廊規劃鄉。縣生豬養殖基地鄉,以養豬為龍頭的規模養殖業正逐步形成。
20年間全鄉709戶農民建樓房6.85萬平方米。閑置房238座,1.57萬平方米。
本鄉交通方便,龍(台)鴛(大)路旅遊環線橫貫其間,通鄉公路12.25公裏、其中瀝青公路7.2公裏,村社道156公裏。2004年街道580米鋪瀝青。
有九義校1所,村小5所,在校生1113人。衛生院1所,病床4張,村衛生站8個。
(第三章)永清
(第一節)管委
位於縣境中部,管委駐永清場鎮。轄永清、永順鎮和坪河、高升、乾龍、橫廟鄉,幅員麵積245.9平方公裏,總人口131208人,其中非農8680人,場鎮常住15158人。耕地麵積7798公頃。
境內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屬淺中丘。最高山峰是乾龍的魚龍山,海拔523.5米。罐子河、小清流河、永順河流經境內,彙人涪江和瓊江。農田灌溉提、蓄結合,有小型水庫8座,山平塘520口,石河堰95處,電灌站23處。
2005年農業總產值3.99億元,比1986年增加3.63億元。鄉鎮民營企業42家,總產值3億元,農民人均純收人2940元,財政收人552.18萬元。以農業經濟為主,主產水稻、紅苕、玉米、小麥,經濟作物油菜、花生、水果、蠶繭、銀杏、蔬菜、藥材等。糧食總產量84062噸,比1986年增加47180噸。以養豬業為龍頭的牛、羊、兔、雞、鴨、鵝等規模養殖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