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4月,縣委、縣政府發出《關於進一步深化文明衛生城市創建活動的通知》,決定參加內江地區第五屆文明衛生城市競賽活動。將創建文明縣城和衛生縣城兩項活動結合進行。縣委、縣政府成立安嶽縣創建文明衛生縣城指揮部,以縣委書記為顧問,縣委副書記、縣長為指揮長,縣委、人大、縣政府、政協分管領導為副指揮長,縣級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10個工委列人三優一學創文明場鎮競賽活動試點鎮。縣委、縣政府主持召開會議9次,研究創建文明衛生縣城、社會整治、綜合治理和創文明單位、文明行業、文明城鎮。適時召開競賽活動動態分析會和鼓勁會,協調解決競賽活動中出現的新問題。每年為城區人民辦10件以上好事、實事。縣政府、嶽陽鎮政府、各職能部門頒發10多個城市管理製度,成立專職機構抓優美環境建設。落實縣城街道及進出口公路的改造,落實縣城的“淨化、綠化、亮化”。縣委、縣政府組織縣直各單位及嶽陽鎮各社區、各中小學開展“安嶽是我家,我為安嶽添光彩”活動。電視台長期播放公民道德公益廣告,曝光競賽活動的薄弱環節和衛生死角。縣公安局加強社會治安整治,縣交通局嚴格交通管理,對司機不斷進行職業道德、職業紀律教育培訓,市區交通秩序好轉。縣城各窗口服務行業製訂職業道德規範及優質服務公約,更新服務設施。全縣各級黨政機關開展爭創四好領導班子,爭當五好公仆活動。1999年安嶽劃屬資陽地區,競賽活動終止。

同年4月,縣委、縣政府決定參加資陽地區“創三優、塑形象”競賽活動,把創建文明城市工作納人《安嶽縣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縣委辦、縣政府辦印發《關於開展文明城市(場鎮)創三優塑形象競賽活動的通知》和《安嶽縣關於創建衛生、文明城市三年規劃》,提出2001年成功創建地級文明城市的奮鬥目標。縣委、縣政府成立安嶽縣創文明衛生城市領導小組。由縣委書記任組長,縣長、分管書記、分管縣長任副組長,有關責任部門為成員,確定9名縣級實職領導主管、分管這項工作。縣委、縣政府召開8次辦公會,專題研究解決創建活動中的具體問題。縣委、縣政府堅持“建管並重、建管同步”,抓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堅持依法治城,強化管理,實施硬化、亮化、綠化、美化工程,完成了15條街道的硬化;街道兩旁新安各式造型路燈14種350組;新植小葉榕、天竺葵、黃桷樹2500株,新建綠化步行街一條;安裝街道彩色小板2.7萬平方米,部分街道、綠化景點安裝了不鎊鋼防護欄。圍繞建章立製、以法治城,重點加強建設秩序、市場秩序、交通秩序、環境衛生的管理和社會治安管理。2001年9月,資陽市驗收評比,安嶽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列全市第一名。

2001年後,創建工作以鞏固、深化創建成果為重點,著重加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強城市管理,實施依法治城,抓文明社區等基礎創建工作,樹立縣城新形象。

(第二節)文明行業及優質服務示範窗口創建活動

1997年,安嶽首次開展以窗口服務行業為突破口的文明行業創建活動。3月,縣文明委製發《關於在全縣大力開展創建、評選文明行業的通知》,提出創建文明行業的目的、條件、管理辦法。5月,縣文明辦召集縣直各委口、各主要行業、部門負責人聯席會,確定郵電、交通、金融、稅務、電力、農行、信用聯社、公安、工商、衛生、教育、建委、文體、計生、地稅、糧食、民政17個行業或係統為全縣文明行業示範點。在這些行業深化“四職”、“四有”教育;更新服務設施,改善服務環境,規範、公布服務程序,提高服務質量。水、電、氣、醫院、執法部門公開舉報電話,公布社會服務承諾,自覺接受社會監督。6月,召開全縣創文明行業推進會,公布首批8個文明示範窗口行業、24個文明示範窗口單位、21個文明示範機關。文明行業創建活動促使各行業服務質量明顯改善,行業歪風有所遏製,行風建設取得初步成效。1998年,縣文明委頒發《安嶽縣文明行業創建和管理暫行辦法》,規範文明行業的評選條件、申報驗收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