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縣文明辦配合市文明辦、縣教育局開展“留守學生”教育管理調研,在各學校建立“留守學生”教育管理檔案和聯係卡,設立心理谘詢室,加強“留守學生”、單親家庭子女、流浪兒童等特殊未成年人群體的教育管理工作。
(第二章)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
(第一節)文明城市創建活動
1985年,內江地委作出決定,在全區八個縣城開展三優一學(優美環境,優良秩序,優質服務;學雷鋒,樹新風)競賽活動。縣委發出《關於積極參加內江地區組織的“三優一學”競賽活動的通知》。縣城各部門和群眾積極參加,縣城麵貌發生顯著變化。經內江市組織總評,安嶽獲達標獎。
1986年,縣委下發《關於參加內江市八縣城“三優一學”競賽活動的通知》。兩年多時間,全縣采取“齊抓共管,分工負責,各司其職”的辦法開展活動,加強督促檢查。1988年5月,市委、市政府總評檢查,安嶽成績達標,名列全市第五位。
同年8月,縣委、縣政府組織縣直有關部門舉行參加內江市“三優一學”競賽簽字儀式,提出參賽目標是“爭先進,升位次”。縣委、縣政府抓組織領導和宣傳教育,細化職責措施,紮實開展競賽活動,城市麵貌大為改觀。1990年底,市委、市政府組織檢查評比,安嶽排名全市第三。
1994年,縣委、縣政府決定參加內江市委、市政府組織的六縣一市第四屆(1994—1995年)三優一學創文明城市競賽活動。提出“達標爭三”的奮鬥目標。4月,縣委辦、縣政府辦發出《關於成立“三優一學”創文明城市競賽領導小組及其成員分工的通知》,成立了以縣委書記為組長的創三優一學文明城市競賽領導小組,明確了競賽活動的八項內容。1996年底,市委、市政府綜合檢查驗收,安嶽成為達標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