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號釋迦說法龕,方形平頂,1.70x2.20x0.60米。造像刻於高0.37米的台基上,為一佛兩弟子兩菩薩。正壁正中佛像頭手已毀。左右刻兩弟子立像,兩弟子旁各刻一菩薩。左右側壁造像已毀。

第29號空龕。

第30號空龕。

第31號空龕。

第32號石牌坊,清代,4.10x2.00米。歇山式頂,麵闊一間兩滴水。

第33號陳搏墓,明洪武,墓前寬9米,為石卷拱,墓門兩旁刻對聯:“先生不必仍長睡,天下於今永太平”。墓門刻陳搏畫像及《自讚銘》:“一念之善,則天神、地祗、祥風、和氣,皆在於此;一念之惡,則妖星、厲鬼、凶荒、劄瘥,皆在於此。是以君子慎其獨。”

第34號空龕。

第35號藥師佛造像龕,五代,方形平頂,1.70x2.20x0.60米。龕內造像刻於高0.15米的台基上。正壁刻有一佛兩弟子兩菩薩,頭已毀,正中坐佛高0.75米。左右各刻一弟子一菩薩立像,二弟子各高0.80米,二菩薩立像各高0.75米。龕左右壁各有1造像,左像已毀,右像雙手捧藥缽。龕外兩側壁各刻1藥叉。

第36號造像龕,方形圓弧頂,1.10x1.00x0.35米。內刻1造像,毀壞嚴重。

第37號造像龕,方形平頂,1x0.90x0.50米。造像已毀。

第38號造像龕,方形圓弧頂,0.80x1.10x0.30米。內刻1像,毀壞嚴重。

第39號十六羅漢龕,五代,雙層龕,內外龕均為方形平頂。內龕1.50x2.60x1.20米,正壁正中刻華嚴三聖,三像間刻有兩弟子立像。佛像通高0.95米,弟子像高0.60米,左右分上下兩層刻十六羅漢,羅漢之間刻有供養人站像。左邊四羅漢已毀,其餘佛、菩薩、羅漢頭均毀。

華嚴三聖像下有一長方形石碑,上麵題刻為:女弟子宇文小二/娘庚申七月生今/為久患眼疾發心/妝畫此功德一龕/祈乞所患早遂痊/除紹聖四年八月二/十七日戊申(係“寅”字之誤)慶讚/。

第40號十六羅漢龕,五代,1.50x2.60x1.20米。正壁正中上部刻一佛通高0.80米,高0.65米兩弟子兩菩薩,佛像頭已毀。下部有長方形石碑,碑文已風化。正壁左右及兩側壁分上下兩層刻十六羅漢坐於須彌座上,每像後壁均刻有供養人姓名,座下刻有寶瓶及一些世俗人物圖像。造像均風化嚴重。

第41號行書豎刻:“希夷煉丹處”,1.20x0.25米。

第42號千佛窟,五代,方形平頂,4.00x4.40x3.00米。內三壁底部有一高0.98米的台基。

壇基上刻通高0.70米三世佛(頭已毀),背光上刻有菩提樹和金翅鳥。三世佛之間刻有兩弟子立像,兩側各刻有一供養人立像。正壁兩側和左右壁分十四層刻有1002個尊千佛坐於蓮台上,通高均0.15米。窟頂左右各刻一飛天,正中圈內刻有“六拿具”圖案。內刻左沿上部雲朵之上刻有騎象普賢,旁有一象奴,右沿上部雲朵之上刻騎獅文殊,獅奴像已毀。窟楣中部刻有坐於仰蓮台上的十方佛。

第43號普賢龕,五代,方形圓弧頂,1.00x1.00x0.25米。龕內台基正中刻一白象,象背上普賢頭已毀,象右側刻一執象繩的武士,象右側刻一弟子。龕內左右側上部雲朵之上各刻兩武士,呈半跪狀。兩下側各刻一頭牛,素麵台基上刻有兩條牛相對而立。

第44號造像龕,方形圓弧頂,0.80x0.90x0.35米,龕內造像已毀。

第45號空龕。第46號,陰刻字,無法辨認。

第47號千佛龕,五代,方形平頂,4.05x2.70x0.70米。龕內有一高0.9米的台基,兩側壁已毀。正壁正中刻一佛兩菩薩,上半身已毀,兩旁各刻一飛天。佛、菩薩像之間刻有兩弟子站像,高0.38米。正壁上部及兩側分九層刻有200尊千佛像,均高0.20米,風化嚴重。

第48號行書題刻:“圖南仙跡”。2.00x2.80x0.75米,寬0.60米。

第49號造像龕,方形圓弧頂,0.75x0.60x0.20米。造像已毀。

第50號造像龕,方形尖拱頂,1.10x1.10x0.35米,造像已毀。

第51號龕形已破壞,龕內造像已毀。

第52號空龕。

第53號造像龕,方形圓弧頂,1.40x1.25x0.30米。造像已毀。

第54號造像龕,方形圓弧頂,1.00x1.15x0.35米。造像已毀。

第55號造像龕,方形圓弧頂,1.40x1.10x0.45米。造像已毀。

第56號地藏十王龕,五代,方形平頂,2.45x3.2x0.9米。正中刻地藏坐於須彌座上,像高1.15米,頭部已毀,蓮台下為一方形碑刻,字跡不清。左右分兩層雕刻數像,整龕造像毀壞嚴重。

第57號造像龕,方形平頂,1.5x1.50x0.8米。造像已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