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7月1日至8月20日共50天伏旱特別嚴重,7月份累計降雨量僅24.1毫米,比曆史同期平均少87.2%,造成全縣農業大麵積損失。

二、洪澇

縣境發生洪澇的年份不多,且淹沒麵積也不大,近20年內出現暴雨55次,平均每年2.8次。20年間出現大暴雨9次。1998年5月和8月出現5次暴雨和一次大暴雨,部分鄉鎮造成洪澇,農作物大麵積受災。2005年8月10日大暴雨,部分鄉鎮、村社洪澇偏重,長河一一姚市一一白水沿河兩岸和地勢低窪處農作物被洪水淹沒嚴重、衝毀農田。

三、大風及冰雹

縣境除1998、2003、2004年無大風外,其餘每年均出現一次或以上大風。20年出現38次,年均1.9次。最多的1990年5次大風和1次颮線(7月15日),造成工農業損失。風力最大、破壞力最強的是1999年8月2日達到或超過25米/妙。

縣境降冰雹的幾率不多,造成重大損失的更少。2004年7月,李家、高屋等地產生強對流天氣過程,出現短時風雹災害。

四、低溫寒潮

全縣每年的春季3~4月,或秋季9~11月有不同程度的低溫寒潮天氣過程發生。3~4月氣溫波動起伏大,影響大春作物播種,造成爛種爛秧。1986年3下旬,降溫11.4T。最多一年出現5次寒潮(1999年),其餘年份最少一次以上。

五、秋綿雨

縣內秋綿雨主要發生於每年9~11月間,降雨時長一般在10天左右,形成災害性天氣。

1986—2005年,最為突出的1995年(9~10月)出現較長時間的連陰雨天氣。1986年和2001年次之,出現25天。除1998、2002年在10天以下,其餘年份均在12~22天內不等。1989、1997、1998、1999、2002年9月基本無秋綿雨。1988、2001、2004、2005年,連陰雨天氣提前在8月出現。

六、滑坡及崩裂

1986—2005年,全縣部分鄉鎮出現滑坡等地質災害。集中在每年的6~9月間的主汛暴雨季節發生。

發生的地域主要集中在李家、合義、忠義、高屋、努力、頂新、雙龍街、護龍、兩板橋、白塔寺、魚龍、協和、天林、共和、千佛、拱橋、寶華、南勳、大墊、自治、高升、橫廟、乾龍、偏岩、東勝、八廟、悅來、九龍、大平、思賢、鴛大、城西等地處深、中丘陵地貌區的鄉鎮。

七、蟲害

水稻害蟲有水稻螟蟲、稻苞蟲、稻蝗、稻縱卷葉螟、稻薊馬、蚜蟲、葉蟬、稻飛虱、粘蟲、負坭蟲、蝽蟓、稻搖蚊、鰓蚯蚓、稻蟓甲等。2000年後以螟蟲、稻苞蟲、稻蝗危害較重。小麥蟲害主要有小麥蚜蟲和麥蜘蛛。玉米主要蟲害有土蠶、毛蟲、玉米螟、大螟、粘蟲、蚜蟲、紅蜘蛛等,危害嚴重的是玉米螟、土蠶。

紅薯蟲害有旋花天蛾、金花蟲。棉花的主要害蟲有棉紅鈴蟲、棉紅蜘蛛、棉鈴蟲、棉蚜、棉金剛鑽、小地老虎、玉米螟、薊馬、卷葉蟲、造橋蟲、盲蝽蟓、煙青蟲、蛞蝓、蝸牛、尖頭蝗、二點葉蟬等。油菜蟲害有蚜蟲、菜青蟲、黃條跳甲、猿葉蟲。高梁蟲害有粟穗螟、高梁條螟、高梁蚜蟲。馬鈴薯蟲害有二十八星瓢蟲。豌豆蟲害有豌豆蟓,花生蟲害有花生蠐螬(老母蟲)、葉斑病。柑桔蟲害有柑桔紅蜘蛛、柑桔黃蜘蛛、鎊壁虱、矢尖蚧、糠片蚧、黑點蚧、花蕾蛆、紅蠟蚧、吹綿蚧、網紋綿蚧、柑桔潛葉蛾、鳳蝶、星天牛、褐天牛、光盾綠天牛、桔潛葉甲、黑刺粉虱、蚜蟲、尺蠖蛾、蚱蟬等。蘋果蟲害有桃小食心蟲、山楂葉蟎、蘋果全爪蟎、蘋果小卷葉蛾等。梨樹蟲害有梨小食心蟲、梨象蟲、梨網蝽等。其他果樹蟲害有桃蛀螟、桃蚜、葡萄透翅蛾。蔬菜蟲害有辣椒跗線蟎、茄子紅蜘蛛、煙青蟲、棉鈴蟲、瓜蚜、菜蚜、菜粉蝶、菜螟、黃曲跳甲、甘蘭夜蛾、斜紋夜蛾、小菜蛾、豆莢螟等。

另外,林木蟲害主要有鱗翅目蜀柏毒蛾(小白毛蟲)、舞毒蛾、衰蛾科大袋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