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植物資源
1.喬木
用材類有14科20種,以鬆柏綱柏科中的蜀柏數量最多。另有馬尾鬆、濕地鬆、火炬鬆。楊柳科大多為引進品種,有加拿大楊、北京楊、毛白楊、旱柳。銀杏科銀杏。樟科有大葉香樟、小葉香樟、油樟。蘭果樹科喜樹(千丈)。雲實科皂莢。梧桐科梧桐。紅豆、珙桐、水杉留存量少,是縣內遺孓植物。其他川棟、桉樹、榿木、泡桐、臭椿、香椿、紅椿、馬梨光、女貞、重陽木等,全縣各地均有生長。另有橄欖科油橄欖。大戟科油桐、烏桕。芸香科檸檬。桑科桑、黃桷等植物。
2.灌木
主要灌木植物有馬桑、黃荊、紫穗槐、花椒、刺梨、火棘(紅子)、蓖麻、藤地瓜、無花果、夾竹桃、木芙蓉木槿、牡丹、金葉女真、紅槭木、紅葉小波、山茶、小葉女貞、報春花、茉莉、杜鵑、月季、圓柏、黃楊、玫瑰、野棗、三角刺、小果薔薇、野槭樹等灌木叢相互混生。
3.草本植物
有藥用草本植物半夏、大金錢草、麥冬、玉竹、百合、夏枯草、茵陳蒿、仙茅、香附子、金櫻子、蒲公英、車前草、艾、龍膽草、魚腥草、菖蒲、蒼耳子、板藍根、益母草、紫蘇、野沙參、過路黃等。有觀賞植物蘭花、菊花、水仙、君子蘭、朱頂蘭、石蒜花、文珠蘭、晚香玉、萬年青、紫羅蘭、含羞草、雞冠花、芍藥花、碧文竹、玉簪花、繡球花、芭蕉、肉臘梅、海棠、馬蹄蓮等。
4.藤本植物
有葡萄、牽牛花、金銀花、爬壁藤、龜背竹、油麻藤、葛藤、岩爬藤、雞矢藤、何首烏等。
5.竹類
全縣主產慈竹,另有毛竹、刺竹、黃竹、人麵竹、鳳尾竹及麻竹、撐綠竹、玉龍竹、野龍竹等。90年代末,保存竹林麵積4251.03公頃。2000年以後,弓丨進麻竹類食用筍竹新品種,到2005年發展到1.06萬公頃。
6.其他植物
有仙人球、仙人掌、霸王鞭、令箭荷花、曇花、蟹爪蘭、蘆薈、金邊蘭、水芋、鳳眼蓮、紅浮萍、青浮萍、水芹菜、水豇豆、燈芯草、蒿筍、睡蓮、慈姑、葫蘆蘚、蘑菇、蕨類、藻類等。
(第五節)自然災害
縣境主要自然災害有幹旱、暴雨、洪澇、大風、冰雹、連陰雨、低溫寒潮、滑坡及崩裂、蟲害等。
一、幹旱
縣境幹旱的特點是四季均幹旱,而冬旱最甚,伏旱次之。冬旱占總年次數的78%、春旱占34%、夏旱占34%、伏旱占53%、秋旱占38%。春、夏、伏、秋、冬幹旱相互連接、穿插,又具有連續性的特點。1991—1995年和2000—2004年均連續5年發生嚴重幹旱;其他年份皆為連續2~3年發生旱災。1990年伏旱旱情嚴重,造成全縣210個村人畜飲水困難,紅苕、棉花、花生受災枯萎和幹死,稻田開裂。1993年夏旱23天,5月中、下旬部分稻田脫水。1994年7月中旬至8月下旬出現長達50天伏旱高溫少雨天氣,日極端最高溫度達40.3T。連續25天日氣溫33t~40t,農作物損失極大。稻田92%脫水、76%開裂、15%水稻枯死、玉米減產6成。山平塘全部開裂、80%溪流斷流,主要骨幹水利工程庫容減少60%,人畜飲水困難。1997年降雨量僅653.9毫米,是曆史上最少的特殊年。1998年冬幹連夏、伏旱、秋旱,4~5月,縣城居民飲用水困難。2000—2004年連續5年降雨量偏少,連年冬幹接春、夏、伏、秋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