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解決衝突,因人而異(1 / 1)

根據一家企業顧問公司的報告表明,人們在麵對衝突時,主要有下列三種反應:消極防衛、積極防衛、以建設性的態度對待衝突。

對衝突采取消極防衛態度的人會在自己的周圍打造一個防護屏障。如果他想改善自身處境,就會條件反射似地做出完全相反的舉動。舉個例子,某個員工在參加公司的會議時一直都是一聲不吭的,但是,當他被迫提高自己的參與度時,他可能就會大聲地發表意見,甚至把會議桌敲得砰砰作響。

對衝突采取積極防衛態度的人一般都是先發製人型的,他們會不惜一切代價,確保自己能夠控製整個局麵並贏得最後的勝利,他們對失敗、挫折無比痛恨。

對衝突持消極防衛或積極防衛態度的人認為衝突是對自己的一種威脅;而對衝突持建設性態度的人則相反,他們會認為衝突給了他一個改善事態發展的機會,並且相信爭執也會帶來好結果。

對衝突采取消極防衛態度的人,在遇到衝突後,想到的往往是逃避,寄希望於時間的治療,當然,事實往往不是如此的。他們有時會搬出某一權勢人物作依靠,然後把他當成“保鏢”,躲在他的身後,他們常會說“我的上司認為……”

能夠以建設性態度對待衝突的員工是領導最省心的一類人。在衝突中,領導往往不必多加幹涉,他們會自己把衝突處理好。

對於這類人,領導者要做的就是想辦法讓他開口,讓他打開心扉,因為必須如此,領導者才能弄清楚事情的真相,從而再做解決衝突的具體工作。當然,領導者也得弄清楚,他講的話中,哪些是客觀事實,而又有哪些是他妄加上去的。

對衝突采取積極防衛態度的人總是喜歡按自己的方式解決問題,無論他的方法是對還是錯,他總是希望別人緊緊跟隨。他們一進入狀態,就很少讓步,與消極的衝突應對者剛好相反。

對這樣的人,領導者根本就不用向他作任何暗示,他就會來向領導傾訴一切,並且力圖讓領導站在他的一方。這些人常常是很焦躁的,情緒有些失控,所以領導者要做的就是讓他先冷靜下來,以便更好地思考事情的經過。這類至死不退讓的人,往往是領導們最頭疼的人物。

能夠以建設性態度對待衝突的員工是領導最省心的一類人。在衝突中,領導往往不必多加幹涉,他們會自己把衝突處理好。因為在這些人看來,衝突行為本身就是溝通的一種方式。有了衝突,他們一般都會把自己的情緒先放在一邊,以尋求解決問題的最佳辦法。特別難得的是,他們通常會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考慮對方的利益,從而找出使雙方雙贏的解決方法。這種皆大歡喜的辦法常常很快就能被對方所接受。

可見,當衝突發生後,領導應該先研究人,明白衝突雙方各屬於哪種類型,然後再分別對待。

當衝突發生後,領導應該先研究人,明白衝突雙方各屬於哪種類型,然後再分別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