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西瓦婭不僅在印度取得一係列成就,也成為世界上第一位知名的印度女明星。《時代雜誌》把她列入“當今全球100位最具影響力的人物”榜,《Hello》雜誌評選她為“世界上最有魅力的女人”。世界著名的倫敦杜莎夫人蠟像館為她製作了蠟像,使她成為享有此項殊榮的第一位印度女性。她還被邀請成為2003年第56屆法國戛納電影節上有史以來第一位印度國際電影節評委。此後就不斷出現在各大電影節上,成為印度電影的一張名片。
第五節瑜伽:用感官尋求神
瑜伽這一被普通大眾僅僅視為強身健體的運動,在印度人眼裏卻是通過調節呼吸、模仿各種動物的姿勢將人體調整到最接近神的狀態,用最平靜的身心與神和自然對話。
印度是瑜伽的故鄉,且曆史悠久。在印度河穀的莫亨約·達羅遺址發現的一個繪有以蓮花式跌坐的男子的彩釉陶器表明,早在公元前5000年,印度河流域已經出現了最初的瑜伽。公元前4000年,印度已經有了關於瑜伽的文字記載。
瑜伽發源於印度北部的喜馬拉雅山麓地帶,傳說喜馬拉雅山是大神濕婆的居所,印度人相信在靠近神的地方修煉可以更快地悟道。古印度修行者在自然中修煉身心時,逐漸發現動植物天生具有治療、放鬆、睡眠,或使人保持清醒的功效。於是他們開始觀察、模仿各種動物的姿勢。這些姿勢曆經了五千多年的錘煉,逐步衍化出一套理論完整、確切實用的養生健身體係,這就是瑜伽。
瑜伽一詞源於梵文“Yug”,意思是“結合”。印度人認為通過修煉瑜伽可以達到靈魂和“梵”的結合,實現天人合一,實現最終解脫,脫離輪回的苦海。公元前2世紀,印度瑜伽大師帕坦賈利撰寫《瑜伽經》,這是一部詳細闡述了瑜伽教義的經典著作,是千百年來每個瑜伽信徒的聖經。他將瑜伽定義為純潔的操守、身體姿態、呼吸的控製、集中意念、冥想、至善境界等分支,認為物質必須與精神分離,才可得到精神的至善境界。
在印度,瑜伽的種類很多,但總的來講,主要分為四種,即咒語瑜伽、坐禪瑜伽、身體瑜伽和呼吸瑜伽。咒語瑜伽又叫秘訣瑜伽,主要是讓人能夠集中注意力,將一個簡單詞彙或一組詞彙加以重複,或不斷呼喚上帝,希望通過簡單並滿懷深情的祈禱,達到最終忘我的境界。坐禪瑜伽就是通過打坐來控製呼吸和思想。身體瑜伽又稱“哈達瑜伽”,在中國主要流行的就是這種瑜伽。“哈”指太陽,“達”指月亮。
哈達瑜伽認為,人體包括兩個體係,一為精神體係,一為肌體體係。通過練習各種體位,實現身體與精神的和諧統一,同時要配以必要的呼吸和冥想。呼吸瑜伽要求有節奏地控製呼吸,由內及外,並在感覺中獲得平和與安寧。印度教的信徒大部分練習和崇尚的是呼吸瑜伽。
練習瑜伽沒有特別嚴格的時間、地點要求。一般來說,人們都是利用早晨、中午、黃昏或睡前來練習瑜伽姿式,甚至隻要是空腹,隨時都可以練習。但在真正的瑜伽行者看來,清晨4-6點才是練習瑜伽的最佳時刻,因為此時周圍萬籟俱寂,大氣最為純淨,腸胃活動基本停止,大腦尚未活躍起來,容易進入瑜伽的深層練習狀態。練習瑜伽最好能露天自然地練習,幹淨、舒適且有足夠伸展空間的房間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