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60年,宇文邕即位,是為北周武帝,宇文邕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的帝王。北周偏處西北一隅,經濟落後,人民貧窮,國力虛弱,遠沒有北齊富裕強大。但他勵精圖治,改革弊政,國家很快強盛起來,並著手準備消滅北齊。建德元年(572年),授劉雄為納言,不久轉為軍正,後又恢複為納言。次年,轉為內史中大夫,任命為侯正。武帝曾經從容地對劉雄說:“古人說:富貴不歸故鄉,就好像穿著華貴漂亮的衣服在夜間遊走,沒有人能看得見。現在我把你派到你的家鄉去做官,你認為何如?”劉雄立即叩頭拜謝。於是下詔任命劉雄為河州刺史。劉雄早先已經是故鄉子城縣的縣令,現在又有這樣的任命,鄉裏深感光彩。四年(575年),與柱國李穆一起率兵出軹關,攻克邵州等城,因功獲賞。五年,皇太子西征吐穀渾,雄自涼州從滕王逌率軍首先進入吐穀渾境內,在離伏俟城二百餘裏的地方,滕王逌遣雄先至城東舉火,與大軍相應。吐穀渾洮王率七百多騎兵迎戰。當時劉雄率領的也有數百人,但大多被派遣出去四麵八方偵察敵情,在左右的僅二十多人。雄毫不遲疑,立即率這二十餘人與之交戰,殺死敵軍七十多人,雄隻死亡三人。此後一直跟隨滕王逌作戰,因戰功卓著,增邑三百戶,升遷開府儀同三司。此後隨齊王宇文憲拔洪洞,下永安。軍還,仍與憲回援晉州。接著平定並州,攻破晉陽,後破北齊都城鄴城(今山西臨漳縣境內),遂於建德六年(577年)滅北齊。雄以屢立戰功,拜封為上大將軍,進爵趙郡公,食邑二千戶,舊封回授一子。
滅北齊後,劉雄出鎮幽州。北周武帝宣政元年(578年)四月,突厥侵擾幽州,擄掠居民。劉雄率軍還擊,被突厥包圍,戰死沙場。
劉雄死後,北周朝廷追贈為亳州總管、七州諸軍事、亳州刺史。其子劉升承襲爵位。由於劉雄是為北周王朝而戰死的,因此在北周靜帝大象末年(580年),又追授其為儀同大將軍。
隋唐至元的士人活動
隋唐二代,特別是中唐以前,北方依然繁榮,重要的政治和軍事活動,仍局限在北方。這一時期國家統一,政治開明,經濟繁榮,漢胡融彙,中外交通發達。唐朝統治集團由於實行了開明專製的政治,積極鼓勵文藝創作的多樣性,推行三教並行的意識形態政策,形成了道教風行、佛教興旺、儒學昌明的態勢,造成了一種開放的文化心態。同時,廣泛吸收外域文化,南亞的、中亞的、西亞及西方的文化紛紛湧入唐帝國,經過損益取舍,汲取發揚,使唐文化愈益顯得豐富多彩。在這樣一個大的曆史背景下和曆史舞台上,中華文化進入了規製宏偉、氣氛寬鬆、創造力活躍的古典文化全盛佳境,士人文化得到了空前發展。
就蘭州而言,在唐代天寶之亂以前,由於絲綢之路重鎮的地位已經形成,中原王朝和西域各國的交往許多要經過蘭州,途經蘭州地區的僧侶、使臣、商旅、士人絡繹不絕,或路過、或短暫停留,都對蘭州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特別是隋唐兩代,朝廷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與周邊各民族和睦相處,一視同仁,極大地促進了民族間的文化交流,來往蘭州的中西人士也就越來越多。作為絲綢之路重鎮之一,蘭州多民族文化融合形成的多元文化內容因而也更加豐富。士人文化、宗教文化,加上各民族間的文化相互滲透、相互影響,因而在蘭州形成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