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兩度為都,文武士子輩出(2)(1 / 3)

宗欽,字景若,北涼金城人。父宗燮,字文友,任後涼呂光太常卿。宗欽從小就刻苦學習,“有儒者之風”,博通經史,聞名河右。長大後,任北涼沮渠蒙遜中書郎、太子洗馬。在任洗馬期間,上《東宮侍臣箴》,以曆史盛衰、萬物變化之理規勸太子棄惡從善,遠佞人、親諍臣。文筆流暢,生動犀利。

北涼沮渠牧犍太延五年(439年),北魏滅北涼,宗欽入北魏,拜著作郎,賜爵臥樹男,加鷹揚將軍。

公元450年,曾為北魏立下大功的崔浩,因力主重視道教,抑製佛教,與曆來崇信佛教的北魏最高統治者發生矛盾,加之在編修國史時暴露“國惡”,因而被滅族。宗欽被牽連在崔浩案中,也被“賜死”。著有《涼記》十卷,《宗欽集》二卷。

宗欽之弟名宗舒,字景太,曾任北涼沮渠蒙遜庫部郎中。北魏滅北涼後,與兄宗欽一同入北魏,賜爵句町男,加威遠將軍,聲名僅次於宗欽。

趙柔,字元順,北魏金城郡子城縣(今蘭州市城關區)人,從小就以“德行才學知名河右”,北涼沮渠牧犍任為金部郎(掌管全國庫藏錢幣的官員)。北魏滅北涼,魏太武帝徙柔至其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曆任著作郎。後以曆效有績,出為河內(今河南省黃河以北地區)太守,頗有政績。

特別是他非常講信用,郡內百姓都十分信任他。在他任職期內,郡內社會秩序良好,路不拾遺,夜不閉戶。而他自己也是身體力行。

據《北史·趙柔傳》記載:有一次,趙柔在路上拾到了一串金珠,價值數百縑(雙絲織的絹),他千方百計地尋到了失主,將金珠歸還。後來有人托趙柔用數百枚鏵(一種農具)兌換絹,趙柔和他的兒子善明到市場上去兌換。先有人願用20匹兌換,趙答應了,但有個商人知道換賤了,願用30匹換。兒子善明想與後來的人換,但趙柔不同意,曰:“與人交易,一言便定,豈可以利動心?”於是兌換了20匹。從此之後,“縉紳之流,聞而敬服”。

王傑,也是北魏時金城人,初名王文達。父名王巢,任魏榆中鎮將。王傑少有壯誌,每以功名自許。善騎射,有膂力。跟隨孝武帝西遷,賜爵都昌縣子。據《舊唐書·王傑傳》載,宇文泰奇其才,曾對諸將說:“王文達萬人敵也,但恐勇決太過耳。”授揚烈將軍、羽林監。從複潼關,破沙苑,爭河橋,戰芒山,都以勇敢而聞名當代,成為關隴武裝集團中的一員猛將。宇文泰對他寵信日隆,於是賜姓宇文氏,進爵為公,累遷侍中、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西魏恭帝元年(554年),王傑跟隨於謹圍攻江陵。當時柵內有人,善用長槊,西魏登城將士多被刺死。於謹命令王傑用箭射善用長槊之人,應弦而倒。將士才得以登上城牆,攻克城池。於謹十分高興地對王傑說:“成我這件大事的,就是您的這一箭呐!”北周封張掖公,任河州(今甘肅臨夏)刺史、大將軍、涇川(今甘肅涇川)總管、上柱國。他“以忠恕為治。”寬厚愛民,深得百姓敬仰,北周孝閔帝即位後,進爵張掖郡公,朝廷因為王傑功勳威望都重,故授以本州,為河州刺史。此後,與隋公楊忠自漠北討伐北齊,進位為柱國。

北周武帝建德初,授於涇州總管之職,頗為百姓所慕。宣帝即位,拜封為上柱國。死後,贈七州諸軍事、河州刺史,追封鄂國公,諡曰威。

北魏為鮮卑族拓跋圭所建,鮮卑族為遊牧民族,文化不發達,為鞏固統治,對儒家文化較為重視。十六國時,甘肅河西是中國西北的文化中心,彙集了一大批著名學者。趙柔等一大批儒士的東遷和儒風的東傳,對北魏文化產生了重大影響。

劉雄,字猛雀,北周金城郡子城(今蘭州市城關區南部)人。

“少機辯,慷慨有大誌”。(《周書·劉雄傳》)西魏文帝元寶炬大統中(535~552年)起家,成為西魏宇文氏集團中的親信,深受宇文泰的信任。不久即授為統軍、宣威將軍、給事中,任子城令,加封為都督、輔國將軍、中散大夫,兼中書舍人,賜姓宇文氏。

西魏恭帝拓跋廓四年(557年)十二月,周公宇文覺代魏即皇帝位,是為北周孝閔帝。北周加封雄為大都督,跟隨宇文泰征戰東魏的洛陽,因功升任車騎大將軍。天和二年(567年),升遷為駕部中大夫。

北周建國後,劉雄又跟隨齊公宇文憲(宇文泰之子)攻打北齊的宜陽。北齊丞相斛律光率軍救援,齊公宇文憲以北齊失信,派遣劉雄出使北齊,見斛律光,責其背約。雄義正辭嚴,慷慨激昂,震懾了齊人。斛律光害怕了,便下令退軍。出使回來後,兼中(府)外(府)屬員。不久又加封為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封周昌縣伯,邑六百戶。是年,以齊公宇文憲府掾屬員的身份,跟隨憲出兵攻打宜陽,築安義等城。次年,北齊相斛律光為支援宜陽,率眾築通關城。為了與北周抗衡,北齊又在姚襄地區(今山西吉縣境內)修築了伏龍等5座城池,並派重兵駐守。雄又跟隨齊王憲發動進攻,很快攻克並占領了這5座城池。不久,齊公宇文憲又派遣劉雄與柱國宇文盛率兵駐紮在北齊長城以西,連營防禦。北齊將軍段孝先等率軍包圍宇文盛。宇文盛軍營外原先修有長長的護營壕塹,北周大將軍韓歡與孝先交戰不利,劉雄以身負排,親自率領所部二十餘人,身先士卒,據塹力戰,終於擊退了北齊段孝先。回軍後,劉雄又被升遷為軍司馬,進爵為周昌侯,食邑一千四百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