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皮鼓對麵就是青銅鍾,這個青銅鍾鑄造於清康熙57年,重達153公斤。鍾雖不大,但聲音非常洪亮,全城可聞。這口鍾也是曆經滄桑,解放前日本人轟炸蘭州的時候,曾經用來防空報警。解放初被蘭州大學的學生抬走用作上下課報時鍾。“文革”期間,這口青銅鍾被人們賣到了廢品收購站,如果不是追查及時,恐怕早就找不到了。
最令人感歎的是紫荊樹。紫荊樹是當年白塔山慈恩寺中主持田和尚從家鄉帶來的,他經常從黃河中提水澆樹,後來田和尚死了,樹沒有人澆灌,最後旱死了。紫荊樹是南方樹種,蘭州露天種植難以成活。其實田和尚種的紫荊樹實為文冠果,開紫花,在蘭州南北兩山較為常見。
白塔山公園三台大殿內獨特的“黃河奇石館”藏石豐富,獨具風格。人們沒有料想到的是,在這座奇石館內,除了收藏的1萬多塊黃河紋理石為全國之首之外,還“收藏”著其他四項全國第一。它們是近萬件儺麵作品、1200多幅百相泥人臉譜作品、200多幅甘肅秦腔臉譜作品、1萬多件甘肅皮影作品。如今白塔山正在成為蘭州名片。白塔山位於蘭州黃河北岸,雄偉壯美,是蘭州曆史的見證。經過半個多世紀的開發和建設,已經融曆史、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於一體。塔影河聲、綠樹叢林、亭台樓榭,不斷吸引著蘭州市民和外地遊人的關注,已經成為蘭州市的主體畫屏。
禹王碑上的神秘文字
在白塔山的塔院裏有一個用玻璃罩著的石碑。碑上的文字,似篆非篆,似蟲非蟲,無人能識,許多人認為上麵刻的文字是古篆文。傳說文字記載了大禹治水的事情,但是真正的內容卻無人能知。
這篇碑文既不同於甲骨鍾鼎文,也不同於籀文蝌蚪文,因此很難辨認。也有些人推測說,這些字和商周甲骨文和金文比較接近,可能屬於商周或商周以前的文字。
這通碑名為“夏禹岣嶁碑”,是白塔山最有價值的文物,也是白塔山上最為神秘之處。
整個碑高3米,寬1米,碑上奇特的古篆字有9行,共77字。此碑原在金山寺禹王廟六麵亭,1963年移至北高峰牡丹亭。
“文革”期間,此碑也是曆經磨難,最後倒在地上無人過問。“文革”結束後,它被移到白塔寺,保護了起來。
據記載,最早的岣嶁碑立在湖南衡山的岣嶁峰上。宋寧宗嘉定五年(1212年),何賢良遊南嶽,在岣嶁峰摹得碑文,過長沙時請人翻刻於嶽麓山巔。現在全國各地有10餘處禹碑,都是由嶽麓山禹碑複刻的。蘭州的這塊石碑是鹹豐十一年(1861年),酒泉侯建功摹刻的。
東漢人趙曄《吳越春秋》記載說:“禹登衡山,夢蒼水使者,投金簡玉字之書,得治水之要,刻石山之高處。”羅含《湘中記》中說:“岣嶁山有玉牒,禹按其文以治水,上有禹碑。”南朝宋徐靈期《南嶽記》記載:“雲密峰有禹治水碑,皆蝌蚪文字。”唐代韓愈為此登臨岣嶁峰尋訪禹碑,但是沒能找到。明楊慎曾撰禹王碑釋文:“承帝日谘,翼輔佐卿。洲諸與登,鳥獸之門。參身洪流,而明發爾興。久旅忘家,宿嶽麓庭。智營形折,心罔弗辰。往求平定,華嶽泰衡。宗疏事裒,勞餘神。鬱塞昏徙。南瀆愆亨。衣製食備,萬國其寧,竄舞永奔。”但是也有人認為,楊慎的釋讀隻是一家之言,禹王碑上究竟寫的什麼,還需專家進一步研究。
五泉山的中山銅像
五泉山公園有座孫中山先生的銅像。這座銅像從1939年鑄造成功後,已曆經60多年的風風雨雨,鑄造過程曲折多難,前後費時達12年之久,其內幕至今鮮為人知。
中山銅像的鑄造要從1925年說起。這一年,國民軍劉鬱芬部進駐蘭州,麵對當時落後的甘肅,實行了眾多的反帝反封建措施。在維護國家主權的同時,刷新政治,這如同打開了一扇窗戶,給蘭州人的生活帶來了多方麵的衝擊。
同時,國民黨甘肅省黨部也在共產黨員宣俠父等人的幫助下,進行了重建。1928年國民黨甘肅省黨部的黨員們開始籌劃鑄造孫中山銅像事宜。經過多年的奔走努力,1940年中山銅像才落成,前後曆時十多年,可謂是費盡周折。
最初鑄造銅像的想法是當時的國民黨甘肅黨務指導委員會提出來的。1928年,這個委員會籌集了7700元,計劃為孫中山先生鑄造銅像,同時計劃在蘭州建一個中山亭,用來安置銅像。負責籌辦鑄造銅像的人員幾經波折,最後聯係了一家上海工廠,委托他們製作銅像。
那家工廠工作速度很快,不久銅像就鑄造好了。
這時,甘肅省的局勢發生了變化。軍閥混戰,兵禍連連,國民軍、甘肅地方軍閥,輪流上場。加之當時又爆發了中原大戰,交通屢屢受阻,鑄好的銅像隻好先存放在上海的鑄造工廠裏。
1934年政局稍穩,國民黨甘肅省黨務整理委員會的有關人士開始籌劃銅像運蘭的事情。這時,人們發現當年籌集的資金支付過銅像的鑄造費用和保管費後,已所剩無幾了。同時,人們發現上海鑄造的中山先生銅像,有一隻手伸向前方,這使得運輸難度增大。幾經權衡,經辦人員隻好放棄上海所鑄銅像,決定在甘肅鑄造。這時,國民政府取得了在甘肅的主導權。曾經橫行甘肅各地的地方軍閥,也不得不在表麵上服從中央政府的統一調度。
1935年,蔣介石來甘視察。當時擔任甘肅省政府主席的朱紹良在彙報工作時,將甘肅省黨部計劃鑄造孫中山銅像,但為經費所困的情況向蔣介石進行了彙報。
蔣介石當即表示,願意捐款6000元用於下一步的鑄造,同時指示省政府可在禁煙款項中下撥8000元並將地方軍事費用所節餘下來的大洋3600元,一並撥作建造銅像的專款,這些款項總計達到1736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