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10年,一是城鎮居民的平均受教育程度跨入全國先進省區行列。二是農村地區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健全貧困學生助學製度,加強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實施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等,基本實現從“兩基攻堅”到“鞏固提高”的跨越。三是集成各方麵資源,努力建設幾所國內外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和教學研究型大學,以及一批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增強高等教育綜合實力,持續提高甘肅的創新能力和國內外競爭力,在實施“555”創新人才工程的同時,新啟動研究生教育創新、高校科技創新和高校社科繁榮計劃。統籌協調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技創新、隊伍建設和國際合作等各方麵工作,使甘肅重點高校和重點學科水平實現跨越式發展,使甘肅從教育弱省開始邁向教育強省。
(四)推進教育發展的“五大轉變”
“十一五”期間及其未來15年,甘肅應全麵建設能力本位型的現代教育體係。為此,要積極推進教育發展的“五大轉變”。
1、推進教育戰略重點布局的轉變
未來15年,甘肅麵臨著農業剩餘勞動力轉為非農業勞動力、農村人口轉變為城鎮人口和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艱巨任務。為此,要積極推進教育戰略布局重點轉變,教育要為包括農村在內的人力資源開發提供支撐,在資源配置、財政投資上應充分體現教育發展的基礎性、先導性和全局性。
2、推進人才培養規格目標的戰略轉變
受傳統觀念和計劃經濟體製影響,甘肅教育所遵循的依然是以正規學校和教育模式為主導的、與傳統工業化階段相吻合的人才目標體係,不符合新型工業化與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對於多層次、多樣化的富有創新能力的人力資源需求,這也是造成結構就業困難的重要原因,為此,要推進人才培養規格目標的戰略轉變。要圍繞甘肅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目標,增強多樣化的國民教育供給,尤其要增強包括職業教育在內的高中階段教育的供給能力,提高學校及社會教育機構在高級職業教育和培訓方麵的積極性、能力和水平。同時為應對日益激烈的國內外科技和綜合競爭力水平的提升,應加快與甘肅特色產業、優勢產業、支柱產業相協調的重點學科和重點大學建設,為甘肅產業創新提供教育和人才保障支持。
3、推進教育體製的戰略轉變
發展的根本動力來自製度創新。甘肅教育發展必須堅持和深化改革。從國內外教育改革與發展的軌跡來看,甘肅教育發展麵臨的挑戰和問題主要是市場化改革滯後、教育產業正常運行的製度安排不到位所造成的。為此,應將政府機製與市場機製有機結合,通過市場化製度創新,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學校自主辦學,政府公共治理,社會多元合作”三位一體是教育產業化運行製度框架。把教育體製轉變作為實現教育超前適度發展的突破口和契機。
4、推進學曆本位到能力本位的戰略轉變
甘肅省的教育發展和人力資源開發要實現從學曆本位到能力本位的戰略轉變,教育培訓要切實提高人們的學習能力、就業能力、工作轉換能力和創業能力,以能力本位重構教育人力資源開發體係。
5、推進傳統國民教育體係向現代終身教育體係的戰略轉變
傳統的國民教育體係是適應工業社會初期大機器生產對勞動力素質的需求而建立起來的,目的是為社會輸送合格的職前勞動預備人員。現階段,甘肅省應鼓勵三級教育之外的繼續教育、成人教育、職業教育、技術培訓等多元化的教育形式,提倡學有所用、邊學邊幹、技能為先的教育新理念,並逐步將職前的正式與非正式、正規與非正規教育相溝通以及職前與職後教育相銜接,將校內教育與校外教育相補充、在崗進修與脫崗學習相交叉,構建機製健全、開發公平的現代終身教育體係,建立全民學習、終身學習、文明進取的學習型社會,促進教育發展和人力資源的普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