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用人的時候,應該考慮人事調配的問題,使大家步調一致,安心工作。
當然,人事調配並不是簡單的事,由於每個人都重視自己的意見和觀點,相互排斥的現象時有發生,人際關係也無法密切配合,決策就很難貫徹了。這點在人員編組的時候,應該首先列入考慮範圍,萬一彼此有了摩擦,就才能互相容忍、互相協調。
怎樣才能達成人事協調呢?鬆下認為不一定每個職位都要選擇精明能幹的人來擔任。因為如果把10個自認一流的優秀人才集中在一起做事,每個人都有他堅定的主張,那麼10個人就有10種主張,根本無法決斷,計劃也就無法推動。
可是,如果10個人中隻有一兩個特別傑出,其餘的才識平凡,這些人就會心悅誠服地遵從那一兩位有才智者的領導,事情反而可以順利進行。
現在很多公司都擁有一流大學的畢業生,應該是得天獨厚。但業績並不如想象中的好,反而是隻有幾個平凡員工的公司幹得有聲有色。其中原因當然很多,但人事協調的問題是最主要的因素。
一加一等於二,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會的算術。可是用在人事組合協調上,如果編組恰當,一加一可能會等於三、等於四,甚至更多。但如果調配不當,一加一很可能就等於零,更甚者還可能是負數呢。
因此,經營者用人,不僅是考慮他的才智和能力,更要注意人事上的編組和調配。
調兵遣將要知輕重
當一個公司想要有更長遠的發展時,很可能會將旗下的幾個部門合並,集中精力向更高的目標努力,這樣一來資本集中,經營的力度就能加深,很可能取得良好的成果。
但是,這種經營方法在用人方麵就不一定恰當。一件工作,如果由一個人負責可以做得好,就沒有必要多用人手。如果需要多一些人來負責,就要考慮每個人的適應性,做適當的分配。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這種人員配置的問題是馬虎不得的。
自由意見激發靈感
隨著公司規模的擴大,科層製組織的嚴密性也就越來越強。在這種組織結構的影響下,員工們往往變得僵化,有意見隻向自己的頂頭上司反映,而不敢越級提議,怕影響上司的權威對自己的發展不利。這對一個公司的發展是非常有害的。
因此,要想辦法防止這種現象,各級主管就必須以身作則,在公司內倡導自由民主的作風,讓員工的意見可以自由地反映到任何一個層級的主管那裏。而且各級主管對員工的意見或建議要有彈性地予以肯定或否定。
如“這既然是你精心計劃的,那我們就試試看吧”。這種不完全否定的態度,才能使員工勇於提出新的提案。如果員工都是“遵令行事者”,就算擁有再多的人才,公司也不會有所發展。
因此,公司再大,人才再多,若沒有讓年輕人自由發表意見,自主工作的機會,也是什麼也做不起來。
恩威並施
在日本江戶幕府時代,備前岡山的山藩主叫池田光政,他曾說過一段話:
“一位當政者,要想統治好一個國家,必須要德威兼備,寬嚴得宜。如果隻施以小惠,而沒有威嚴,國民就會像一群在溺愛中成長的孩子不聽教誨,將來更不可能成為有用的人。
反之,如果對任何事情都采取嚴厲的態度,或許在表麵上能使人遵從,但絕無法使人心服,而且很可能暗中在積聚著反抗的力量。
所以一定要有公平的責罰,施恩於人,如此才是真正的威嚴。沒有恩,隻有威是沒有用的;而沒有威,隻有恩同樣收不到好的效果。隻有恩威並施才能發揮真正的效用。”
這真是至理名言。在鬆下看來,威是嚴格、責備;恩是溫和、獎勵。身為一個領導者恩威要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