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鬆下論管人之馭才篇(1)(1 / 3)

一、馭才之道

適當處罰偷懶的員工

如果世上隻有好人而沒有壞人那該多好。可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對於這些做壞事的人,應當如何來應對才好呢?

鬆下曾經為這樣的事情傷透了腦筋。當時鬆下公司隻不過是擁有50個人的小工廠而已。員工中有人不按規矩幹活,那時鬆下剛開始創業,頭一次遇到這種事情,不知該如何處理,令其煩惱不已。

鬆下想,要不幹脆把這個員工辭掉算了,或者不予辭退而給予適當的處罰。哪一種方式好呢?以那時的社會來講,辭退一個員工是比較簡單的事情,隻要有差錯就可以馬上叫員工走人。可是又考慮這些員工是當初費了不少心血雇來的,如果因為他有點兒不守規矩的事,就馬上予以開除,從經營者的立場來講,也實在不願意這麼做。所以,鬆下決定還是留他繼續工作,不予辭退的好,可是他做事不守規矩也著實讓人頭疼。

鬆下就這樣思考時,一個念頭閃入腦海:日本的法律很嚴格,可是平均每50個人還是有一個人犯罪。以天皇的德威都不能完全消除做壞事的人,但是天皇都可以容忍,像他這麼一個小工廠的所有人,又怎麼能不見賢思齊呢?所以,他決定對偷懶的員工給予適度的懲罰,而不是辭退。

當老板的人對員工也應該有適度的信賴,即使其中有一兩個比較喜歡摸魚的話,也不必對大家抱著警戒的心理,這才是正確的態度。

人事組合的原則

三個智商高、能力強的企業家合資創辦了一家公司,並且分別擔任會長、社長和常務董事。一般人都認為這家公司的業務一定會欣欣向榮,但沒有想到,反而不斷地虧損,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這家公司是一個大裝配廠的衛星工廠,隸屬於某個企業集團。虧損的情形被企業集團總部知道後,馬上就召開緊急會議,檢討研究對策。

最後的決定是敦請這家公司的社長退股,改到別家公司去投資,同時也取消他社長的職位。有人猜測這家虧損的公司再經這一番撤資的打擊後,一定非垮不可了。沒想到在留下的會長和常務董事兩人的齊心努力下,竟然發揮了公司的最大生產力,在短期內就使生產和銷售總額都達到原來的兩倍,不但把幾年來的虧損彌補回來,並且連連創造相當高的利潤。

而那位改投資到別家關係企業的社長,自擔任會長後,反而更能充分發揮他的實力,展現了他的經營才能,也創造了不錯的業績。

這是個很值得研究的例子。三個人都是一流的經營人才,可是搭配在一起的結果,竟然慘遭失敗。把其中一個人調開,分成兩部分,反而都能獲得成功,這是不是十分奧妙呢?

依鬆下來看,最後之所以能夠達到雙贏的效果,關鍵在於“人事協調”。過去的失敗是由於三個人的個性和作風無法配合得當。

習慣上,我們承認多數的效益,因而有“集思廣益”和“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的說法,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人多好辦事”。

但是,每一個人都有他的智慧才能、思想和個性,如果觀點不一,或個性不合,往往容易產生對立和衝突,這樣一來,力量就會分散抵消掉。所以人多反而會互相牽製,還不如一個人埋頭苦幹來得踏實。

正像前麵的例子,因為把社長調動了之後,許多原來對立的經營觀點,都能協調統一。因此,就能發揮力量,分別創造出優良的業績了。

像這種情形,不隻是經營者,更可能發生在每個人身上。以企業而言,任何部門如果出現了這種人事調配不當,多頭馬車而無所適從的情形,必然會使員工的情緒低落,而無法發揮工作效率。相反的,如果人事調配得當,優、缺點互補,大家就能愉快地同心協力,發揮驚人的績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