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是培養人才的地方
在工作中成長
工作的目的是什麼呢?當然是為了吃飽、穿暖,使世界上的人,全部成為真正的人。所以,我們不妨誇張一點兒說,公司是君子的製造所,是使正人君子充滿於世界的工廠。工作的最終目的是要使自己快樂,同時也使別人快樂;使社會光明,使人的生活品質不斷向上提升。
為此,我們每天努力,互相討論。有時歡喜,有時悲傷;有時受到讚揚,有時受到批評。在這種過程中不斷地完成任務,每個人也不斷地學習成長,互相鼓勵,彼此提高。
造就人才的公司
事業是人為的,所以人才的培育是最為重要的。也就是說如果不培育人才,就不可能有成功的事業。
製造電氣器材是件重大的工作,所以鬆下平時就有先培育人才這種意識。無意間有一次他問員工,要他們回答鬆下電器公司是製造什麼的,他們大多說是製造電氣器具的。鬆下卻不以為然。他告訴他們,“鬆下電器公司是製造人才的地方,兼而製造電氣器具。”自此之後,這種觀念在公司內就蔚然成風,竟成為推動公司發展的原動力。
鬆下電器公司財力不足,技術水準不夠,沒有基業,也沒有任何累積的信用,完全是剛入行的“小弟弟”。但是在培養人才方麵,卻有獨到的一麵,雖然是一個小員工,也能發揮才能。當時社會評價說:“別家公司輸給鬆下電器公司,輸就輸在人才運用上。”
二、如何培養人才
為社會造就良才
有人把“培育人才”定義得很狹窄,認為它隻不過是為公司培養一些會做事,需求又少的人員。這種大眾的觀點不能說錯,但是鬆下認為,企業是社會大眾的公器,企業必須透過業務來造福社會。從這個角度來看,企業培育人才,也就是間接地替社會造就有用的人。
因為任何企業的員工,必須也是社會的一分子,所以,一個公司的模範員工,必然是優秀的好公民。在公司內與同事合作無間的人,在鄉裏必然能和親朋鄰裏和睦相處;能為公司的目標奮鬥的人,也一定會為社會的繁榮而努力,在公共場所的表現會完全合乎公德的要求;在選舉時,關心政治,憑自己智慧的眼光,投下神聖的一票,盡到應盡的義務。這些都是好公民的風範,也是企業能培養起好員工、好公民的體現。
可是,有些企業認為培育人才是塑造任勞任怨,多做少求的機器人,這種眼光是很粗淺的。因為培訓的目標,如果隻是效率和知識,那麼誰也不敢保證他們能成為社會中的出色人才,說不定還濫用知識能力,危害社會呢!為此,培育人才,應保持著以國家社會利益為前提的廣義觀點,才能培育出一個真正優秀、適合企業界及社會的良才。
想培育一個真正優秀、受社會歡迎的人才,除了重視專業的知識、工作效率以外,尤其要注意品德修養。每一個人在進入社會以前,都已經接受過長期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品德的陶冶也到了相當的程度。投身企業以後,應以這些為基礎,配合各種進修和訓練,才可成為一個好公民。
人才培養的方法
如果公司想發展業務,進而貢獻社會,就需要努力地訓練培養員工,而員工也隻有進入這種有遠見的公司才能有所發展。
公司在培訓員工專業知識的同時,還必須培養員工做正確的價值判斷的能力,因為不能做出正確價值判斷的員工等於不能認識自己的能力,縱使人數再多,也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無益於事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