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今的社會中,否定權威、反對權威的風氣日甚。每個人打著個性自由的幌子,追求特立獨行。可是,就經營而言,領導和員工還要明確認識。權威是公司的精神中樞,愚妄地否定權威,公司就會陷入尷尬的境地。
成熟稻穗頭低垂
鬆下聽到有人批評鬆下電器公司部分同事,越來越缺乏一個經營者認真學習的態度,動不動就擺出衙門的架子。
有人對鬆下說:“到鬆下電器公司去推銷時,對方很自大,一點兒也不親切,即使推銷的是優良產品,也不被理會。最近貴公司的經理,可相當偉大啊,我們代理商的話都不當一回事。”
完全沒有以前大家對鬆下電器公司的評價——“鬆下電器公司的人員雖然年輕,卻都很熱心,真叫人佩服。看他們那麼熱心的態度,我們也會覺得非聽他的話不可呢”這類話最近不再聽聞,表示我們有該反省的地方了。
鬆下就教導屬下,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必須變得勤學、親切和不喜歡官僚作風。我們千萬不可反其道而行。盡管隻是一個最基層的員工的言行不當,同樣會對公司帶來不利的影響。
“稻穗是越成熟,頭越低垂”。同樣道理,人越偉大,越謙恭懇切。隻有那種半桶水的人,才會擺架子。公司也一樣,規模越大,從業人員的態度也應該越謙恭懇切,否則將破壞公司的信譽,受到社會的指責。
成功的統率力
鬆下不僅擔任鬆下公司的社長,同時還兼任好幾個公司的職務。有一次,他應邀參加一個經營者的經驗討論會。輪到他發言時,他說:“最近我的做法是,盡量不去記憶與工作有關的事,更不願意去了解各部門的專業知識。”講完後,每個人都很吃驚地追問他:“這怎麼可能呢?經營者如果對本身業務不記憶、不了解的話,那怎麼使公司順利經營呢?”
實際上,他們的疑問,並非沒有道理。因為在一般人的觀念裏,作為一個經營者,必須時時刻刻地注意搜集資料,作為參考,以便下定決心讓部屬去執行。所以,決策必須要精確無誤,才不會對公司造成損害。而在這種要求下,經營者對公司的情形、產品以及製作技術,都應該涉獵。尤其當公司規模越來越高,產品的種類越來越多,營業額越來越大,管理製度也越精密的時候,所必須具備的專業知識,就麵臨更嚴格的考驗。所以,如果不對生產部門的事情有所了解,那怎麼能完成任務呢?
對於這種看法,若是在三四十年前,鬆下也會深信不疑。那時,他也的確是根據自己的知識和理解力去做判斷和決策的。
但是最近如果有人問鬆下:“你為什麼不去學習些新的知識?”他會坦白地說:“我知道自己沒有這個能力了,因為現在的作業程序和製造技術,精細複雜並且日新月異,已經不再是我這種“半桶水”的人能適應得了的了。假如我還勉強自己去記憶,那一定會事倍功半,吃力而不討好了。所以,我在仔細考慮之後,認為與其花費這麼多心力,去得到些不完整的知識,還不如不知道的好。”
因為鬆下知道,如果自己是一個略通業務和事業知識的人,在需要決策的時候,肯定會非要弄清楚來龍去脈不可。而這時萬一部屬的解說,又和他的意見不能溝通,其實自己的意見並沒有部屬的全麵,因為自己的專業知識有限,可是卻因為自己是最後的決策者,往往會要求把建議擱置,再做研究,這樣,很可能錯過經營發展的最佳時機。這就是因為經營者知道太多反而誤事的例子。
當然,像鬆下這樣經營,最基本的條件就是各部門的負責人都要具備相當水準的知識和經營頭腦。在他們提出一項建議之前,已經經過審慎討論,確實可行才提交到他麵前的。所以,他認為,除了剛進公司的新人外,在經營決策層的重要主管,大部分都已經有豐富經驗和精深的專業知識。一旦建議經過他們討論獲得最後通過後,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如果再表示意見,就顯得多餘了。
這也就是鬆下決心不再多求了解,以這種方法接受部下的經驗和智慧的原因。
可能在經營觀點上,很多人認為這不合常規,但事實上,透過這種方式所下的決策,發生錯誤的可能性很小,所以許多事情都做得很順利。
既需競爭,也需協調
不論是哪一個行業,都必須健全地發展,才能獲得社會大眾的信賴,生意也才會日益繁榮。隻有被大家稱讚:“那個行業值得信賴。不論哪一家商店都有良好的品質、公道的價錢和周到的服務,可以放心去買東西。”這種行業,才會受到顧客的歡迎,這為此行業的所有商店都帶來利益。
為了做到這一點,屬於這個行業的所有商店都必須健全,如果同業有許多經營不善的商店,就會讓顧客認為:“那個行業不行,根本不可靠。”結果,全體同業都會遭受很大的損害。
基於這種目標,大家在做買賣時,不僅要先健全自己的商店,同時也要跟其他商店好好地協調,以提高整個行業的信用。但是不能為了跟別家商店的友誼,而忽略了彼此之間的正當競爭。否則會阻礙同業間的進步與發展。
因此,一方麵需要在公平的情況下進行正當的競爭,另一方麵,也必須在競爭及對立中謀求協調。也就是說要通過一麵競爭一麵協調,考慮如何使自己存在,並同時促進整個行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