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卓越的經營力(3)(1 / 3)

1927年,鬆下新設立電熱部的時候,就曾有過這方麵的經驗。這個電熱部推出的第一項產品就是超級電熨鬥。這個產品後來被指定為優良產品,不僅性能優越而且售價比其他同類產品便宜,成為廣受大家歡迎的產品。按說這麼好的產品肯定能帶來可觀的利潤,可奇怪的是,這麼受人歡迎的產品卻使電熱器部營業額出現了赤字,簡直不可思議。

鬆下為此不停地思索,到底是哪裏出了問題呢?他想來想去肯定是經營上有所偏差。因為這個電熱器部在外人看來好像是他在經營,實際上都是由友人T氏出一部分資金和工廠負責人中尾氏共同經營負責的,而他則認為這個部門隻是個副業而已,並沒有花很多精力在上麵,而這可能就是錯誤所在。

電熱器部的實際負責人T氏,本來是經營米店生意的,對於電器可以說是一竅不通。T氏一邊經營電熱器部,一邊照常開著米店,兩頭照顧生意。事實上鬆下和T氏兩人對於電熱器部都沒有真正關心過,自然也談不上全力以赴經營了。這種半調子的經營方式會遭遇到營運的困擾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

鬆下痛徹地反省之後,決定馬上要把錯誤改過來。需要改正的各點當中,他覺得首先就是要中止與T氏的合作經營方式,其次就是必須全力投注到電熱器部的經營中去,努力去做。

其實,電熱器部經營欠佳並不是T氏的問題,而一切的錯誤都應由鬆下自己來承擔。既然犯了錯誤,就應該設法改正。於是,他下決心把T氏找來,直截了當地提出此事:“說起來應該是我的過失。讓完全外行的你來負責經營,這實在是我自己太輕視電熱器部了。這就是經營不善的原因。本來我就應該全力投入到新設的電熱器部才對,沒有這麼做就是我的不對。今後,我一定會全力去經營,我看你還是專心照顧米店的生意,你看怎麼樣?”

鬆下這麼說後,T氏表示無意離開鬆下電器公司。於是,鬆下就極力勸他進入鬆下電器訓練所。結果,T氏在慎重考慮之後,決定接受這個建議。這之後,鬆下就自己接管了電熱器部的經營權,除了已有的熨鬥之外,又開發了電爐和暖桌,業務也逐漸邁向了發展之途。

可見,“知過能改”是十分重要的。有時候事情本來很簡單,就是由於人情在作祟而不能及時解決。所以,身為經營者在知道事情錯誤的原因後,要設法及時改正,所謂“解鈴還需係鈴人”。

自來水經營理念

在一個炎熱的夏天,鬆下在大孤天王寺附近的街上行走。那一帶人家的門前裝有公用的自來水。這時有一個拉貨車的人走過來,抽了一支煙後,就用嘴巴對著水龍頭津津有味地喝起水來。自來水並不是不要錢的,這些水需要由天然的河水加工過後才能成為飲用水,所以要付水費。而現在這個人未征得所有人的同意,便擅自飲用,卻沒有人阻止他。

為什麼沒有人阻止這擅自飲水的人呢?是因為自來水對於烈日下拉貨的人是最好的飲料,具有很高的價值。但是他雖然飲用了需要付水費的水,卻沒有人當他是小偷。那是因為水雖然是有價值的東西,但因為隨處可見,價值也就趨於零了。

在人類的世界裏,不論是冰箱等電器產品或服飾等日用品,其實都像水一樣是必需品。如果這一切必需品都能大量生產,使其取用不盡,那麼它們的價格都會相當低,世界上也就沒有貧窮了。沒有貧窮的世界對於我們來說該是多麼幸福啊。

如果一切東西都像自來水一樣,能夠隨便取用的話,社會上的情形就會完全改變了。那些因貧窮而產生的犯罪案件也會消失,整個社會就呈現出一派祥和的態勢。

鬆下認為自己的任務就是製造像自來水一樣多的電器用具,這是他的生產使命。盡管實際上不容易辦到,但仍要盡力使物品的價格降低到最便宜的水準。這就是他的自來水哲學。

三、經營原則縱橫談

水壩式經營法

修築水壩的目的是攔阻和儲存河川的水,因季節或氣候的變化,經常保持必要的用水量。如果公司的各部門都能像水壩一樣,雖然外界情勢有所變化,但不會受很大的影響,仍能維持穩定的發展,這就是“水壩式經營”的理念。

設備、資金、人員、庫存、技術、企劃或新產品的開發等,各方麵都必須用水壩似的經營方法來發揮功能。也就是說,經營上的各方麵都要保留寬裕的運用彈性。

如,生產設備使用率如果不能達到100%就會出現赤字,那是很危險的。換句話說,平時即使隻運用80%或90%的生產設備,也應該有獲利的能力,隻有這樣在市場需求增加時,由於設備有餘,才可以立刻提高生產量,達到市場的要求,這便是“設備水壩”充分發揮了功能。

又如,經營一個需要10億日元資金的事業,如果隻準備10億日元,萬一發生事情,10億日元不夠,問題就不能解決。所以需要10億日元時,最好準備11億日元或12億日元的資金,這便是“資金水壩”。

不管怎樣,如果公司能隨時運用這種水壩式的經營法,即使外界有變化,也一定能夠迅速而適當地應付這種變化,維持穩定的經營與成長,這就像水壩在幹旱時能借泄洪來解決水源短缺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