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下聽到他這樣說後,心裏產生了莫大的感慨。本來就對花那麼多時間和錢財來研究開發電腦有所懷疑,因此對這件事真要好好考慮一下了。
副總裁走了以後,鬆下仔細地考慮了一番,覺得7個廠家實在是多了點兒,而且根據副總裁的說法,其貸款的電子計算機業者幾乎都是在走下坡而有逐漸衰微的傾向,也就是說所有計算機製造廠都呈現著不景氣的現象。現在光是日本就有7家在競爭,這不是太多了嗎?所以,一定要把同樣的努力放在其他更有發展的事業上,堅決從大型電子計算機上撤下來。
作了決定以後,各種批評都來了,鬆下對此淡然處之。事實證明,當時的決定是正確的,從那以後,世界上幾個名廠包括西門子等大企業也都紛紛停止生產電子計算機,最後隻剩下IBM獨霸整個電子計算機市場了。
大原則不變,小原則靈活
分公司製度的利弊,是見仁見智的。在鬆下看來,分公司製度的優點多於缺點。它的好處就是易於培養大家的責任意識,會全麵激發出經營者的創意和新作風,發揮出100%的力量。至於唯一的缺點,就是多少會有獨斷的傾向。說是缺點也不完全是缺點,因為如果分公司主管過分獨斷專行,總公司可適時地予以糾正,也就改正他的缺點了。
其實獨斷專行也未必是壞事。獨斷專行也可能產生好的結果,除了可能違背公司的政策,對公司整體營運有影響外,其他事情,各人可以盡量發揮其創意和力量,使公司的發展更具有衝擊力。
無形契約
鬆下在1956年1月發表了“五年計劃”,計劃五年後的營業目標為800億日元。這個數字是前年總營業額的200億日元的4倍。當他提出這個數字的時候,大家都嚇了一跳,認為這是力所不及的,這無異於紙上談兵。
鬆下卻不這樣認為,他認為人類的需要可以從數字上顯示出來。鬆下電器有好幾百家代理店,數萬家零售店,再加上好幾千萬的使用者。這些人基本上都是希望能夠提高生活品質的,因此,他們會設法尋求各種生活物質來獲得滿足。
我們將這種情形考慮進去,不難預期人們的要求和期望是逐漸提高的。因此,如何做好準備,那就是所有行業的責任了。
換句話說,雖然各企業與大眾之間沒有正式訂立契約書或什麼口頭約束,但實際上彼此之間已經有一種無形的契約存在。一個企業如果能夠正視本身的使命,就不難理解這種契約存在的事實。為了達成任務,鬆下認為平常就要著手做萬全的準備,這是社會加諸於產業界的重大責任。
根據上述的種種考慮,再加上對大眾需求的調查,鬆下預計5年後應該可以把營業額提升到800億日元,所以才這樣宣布。
結果,在第4年年末的時候,年營業額已經達到792億日元,到預期的第5年,營業額已高達1 050億日元。
這個成果當然是公司同仁努力合作的結果,但是如果換一個角度來看,說是由於社會大眾的需求所致也未嚐不可,因為國民生活的需求提高,公司才有了這樣的發展。
權威是公司的精神中樞
鬆下向來都相信,在一個企業團體中,隻要部屬能尊重上司的權威,而上司也能采納部屬的意見,一切都可以順利地推動。
鬆下和日本最大的佛教組織“創價學會”的會長池田先生常常見麵。雖然,他很年輕,可是無論從哪方麵來看,他都是一個優秀的人。鬆下很尊重他。他有兩句口頭禪,常掛在嘴上,那就是:“釋迦牟尼認為……”“日蓮大聖人認為……”雖然很多話其實都是他自己說的,但他絕不說:“我認為……”而是釋迦牟尼或日蓮大聖人的看法。從嚴格的角度去批評,那無疑是一些謊言,可是他的這些謊言並不是為了自己謀利,而隻是希望能為信徒所信服,從而過上善良和平的生活,提高世人的道德水準。
因此,鬆下認為池田先生很善於利用權威,來增加自己的說服力。鬆下之所以尊敬他,一方麵是他淵博的才學,把“創價學會”辦得有聲有色;另一方麵是尊敬他的聰明,會利用權威,來使眾人信服。
因此,無論是經營團體還是管理團隊,都必須使大家有尊重權威的認識,並且依照權威的指示辦事,這對於工作的順利開展是大有裨益的。當然,夠資格稱“權威”的,是極少數出類拔萃的“專家中的專家”。
以公司而言,管理有管理的權威,技術有技術的權威,確定經營目標和理念,也要有一位“精神”上的權威。隻要充分利用權威的說服力,必能消除大家對工作上的疑懼,團結向前衝,但若公司內部缺少權威,可以由外邊聘請顧問,以他的專業知識提供谘詢和指導。
在企業中,無論是工作上的創新,還是道德的維護,都應以權威的意見為衡量標準。當然,我們要理智地看待權威,不盲目順從,但一定要有尊重權威的意識,這樣公司的發展才能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