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卓越的經營力(3)(2 / 3)

大家需要明確的是,“設備水壩”或“庫存水壩”並不是所謂的設備閑置或庫存過剩。如果一個企業預估它的銷售量,並依據這一預測來購置設備和決定生產量,卻因為賣不出去而有庫存,設備也沒有完全利用,這和“水壩式經營”是根本扯不上關係的。這是估計錯誤所造成的,這種剩餘是不應該發生的。鬆下提出的水壩式經營,是基於正確的估計,事先保留10%或20%的準備。

在各種水壩式經營中,最應具有的就是“水壩意識”,也就是在心理上要樹立這種意識。如果能以水壩意識去經營,就會配合各企業的形態而擬定不同的“水壩式”經營方法。

鬆下認為,隻要能遵循這種方法,隨時做好準備,能寬裕地運用各項資源,那麼企業不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能長效而穩定地成長。

“玻璃式”經營法

在鬆下隻雇傭七八位職員的時候,每個月都與公司會計做公開的結算,並將結算的結果向員工公開展示,這就是所謂“玻璃式”的經營法。

公司的員工都很讚成這種做法,而且每次看到公示,都會很興奮地想:“下個月非加倍努力工作不可”。由於這種熱烈的氣氛推動,公司的業績自然步步攀升。所以,在另設分公司時,鬆下也考慮到,本公司已經實施經營公開的態度,那麼分公司也應該獨立自主,也讓他們公開結算。

為此,以後他們再向鬆下彙報時會說:“本月份賺進了這麼多,這是明細賬目。”鬆下就說:“那太好了。”或者,他們說:“這個月,隻有這些利潤。”那鬆下就會說:“這個業績太差勁了,你得檢討一下了。”

可見,“玻璃式”的經營方法,不僅可以增進公司員工的工作意願,更可以栽培出經營事業的幹部來。

經營理念才是最根本

鬆下創業幾十年,經驗的積累,使他深深認識到經營理念的重要性。

企業有正確的經營理念,才會有健全的發展。處在多變的社會裏,應付各種突發性問題的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擁有企業的正確經營理念。而且企業要想結合群力,產生強有力的生產效果,最根本的方法也在於擁有經營理念。

如果隻考慮利潤和事業的擴張,而沒有正確的經營理念,是行不通的。當然,經營理念必須建立在正確的人生觀、社會觀和世界觀之上,因為隻有從健全觀念產生出來的理念,才是真實而正確的經營理念。

所以,身為經營者,應該培養自己正確的人生觀、社會觀和世界觀,並據此發展經營理念,為企業經營打下良好的基礎,是非常重要的。

興趣是創意的源泉

鬆下認為既然要做經營者,那麼對經營就必須有興趣。有興趣才不會把經營的艱苦當作苦。反而有勇氣向它挑戰,在“惡戰苦鬥”中發現樂趣。就如運動選手長期訓練的苦,是我們一般人無法忍受的,可是他們卻能在激烈的訓練與比賽中感受到無限的快樂。

當然,經營需要具備各種知識和才能。鬆下從來不否認這一點。但是,隻有對經營有興趣的人,才能通過各種機會吸收必要的才能。所以,身為經營者,入行前首先要問問自己:“我對經營有興趣嗎?”

對工作的興趣是創意的根源,也會因此發現許多改善工作的好方法。對經營有興趣,那麼就會對技術和經營方針悉心研究,很容易迸發出創新的火花。如果覺得動腦筋是件很有趣的事,那麼連睡覺都可以忽略而不停地思索,能取得好效果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因此,經營是否會有成果,全看是不是對自己的企業、自己的經營有興趣。

不要受輿論的擺布

在做出一項決策時,能夠獲得大家的認同固然好,但是有時候由於決策的超前性,往往一時不能獲得大家的認同,這時作為一個經營者,在遇到這種重大的決策時,一定要立場堅定,不受輿論的擺布。

1964年10月,鬆下通信部宣布,停止生產已經開發的大型商務用電腦。發布了這個消息後,公司內外反應都十分激烈。有人甚至批評我們:“鬆下大概是沒有技術,才停止生產的吧。”當然,如果是因為經營困難出現赤字而不得不停止生產的話,那麼大家會很容易理解。可是現在我們公司處在鼎盛時期,突然停止,這讓很多人疑惑不解。

鬆下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決定呢?當然不是他一拍腦門的衝動,是他權衡再三的結果。

有一天,美商大通銀行的副總裁來訪,談話中他們不知不覺就把話題轉到了電子計算機上。副總裁聽到目前日本包括鬆下在內共有7家公司生產計算機,嚇了一跳,說:“在我們銀行貸款的客戶中,電子計算機製造廠幾乎都經營得不順利。雖然因為別的部門賺錢才沒有讓公司垮下來,但是幾乎每個電子計算機部門都有赤字發生。就以美國來說,除了IBM以外,全部公司都在減縮之中,現在日本一共有7家,恐怕有點兒太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