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的最大目的
我們企業界的最大目的是,增加生產以豐富人們的生活。換句話說,隻有繁榮富裕我們才能得到幸福。處於窮苦境地卻很幸福這是不可能的。
這從“二戰”後不久的社會生活情形可見一斑。在那種物質極度缺乏的狀態下生活,人們互不信任,各種醜惡的行徑層出不窮。但是,隨著物質產品的不斷豐富,人們的生活開始趨向平和,社會風氣也大有好轉。
因此,鬆下希望各位從業人員,大家團結一致,增加生產,創造更繁榮的社會。這是我們不可推脫的使命。隻有達成使命,我們的下一代才會更加幸福,人類社會將會步入繁榮和平的階段。
沒有永遠的贏家
自古就有“勝不驕敗不餒”的說法。因為人類的本性是在連續勝3次以後,性情就變得驕傲自滿,精神也就懈怠下去,眼中無人,應做的而不做,應考慮的不考慮,這些現象就是人類的本性表現。
連續3年的好景氣,就大肆擴充設備,很可能會造成企業虧損。
鬆下曾向經銷商講過下列的話:
“各位都是認真努力工作的人,可是今年的景況顯示,前途黯淡不堪設想,因此各位都在煩惱,我覺得這是重大的問題。大前年賺,前年又賺,而去年也賺錢,若是今年再賺,那是最好不過的了,但是,世事是不可預料的。既然連續3年都賺錢,而又希望第4年再賺錢,哪有這麼簡單的事。連續賺了3年,假如今年不賺退還1年,還剩下2年呢。
“尺蠖就是進二寸退一寸的,這是很好的現象。3年賺錢,而第4年又想再賺,那就好比尺蠖一樣,伸至極限之腿退不回來,隻有死亡。那麼是死好呢?還是退還一個年份利益而生存好呢?當然,是選擇現在損失的好,而期待明年再賺,後年又再賺錢,大家有了這種想法,煩惱就會消失掉,不慌不忙,不慌張心情就會安定而快樂。快樂則智慧生,那說不定第4年又可以賺錢了。不過老實說,第4年再賺錢的機會是太少了,那麼幹脆就預備退還1年的利益算了。
“請大家覺悟到‘尺蠖’的精神,這才是應有的認識。”
二、效率理念
搶先一步
人類的體能,在過了30歲的頂峰以後就慢慢衰弱;智能的頂峰則在40歲。一過40歲,無論分析、理解、綜合、記憶的能力都會越來越差。但有些公司的社長,過了這個極限,仍能有效地從事經營,那是因為累積了長期工作的經驗,而這些經驗已經成為智慧的一部分了。
經驗是可貴的,尤其失敗的經驗,對於未來再做相同的工作,常有借鑒意義。但是除了具有這些智慧經驗外,獲得經營的成功,還必須能搶占先機。
以鬆下的想法和作風,總是不斷前進的。這也許和他出生於和歌山縣有關。鬆下的故鄉遠渡海外求發展的人很多,是日本比較開放的地區。日本的“政治商人”紀國文左衛門,這位有名的投機商,就是他的同鄉。
由於故鄉中彌漫著這種冒險犯難、投機進取的風氣,所以鬆下更深切地體會到在經營上“比別人先走一步”的重要性。
“比別人先走一步”說來可能平淡無奇。可是,在企業競爭中,由於每個對手都在傾盡全力地想先走一步,所以要真正做到這一點,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經營者稍一遲疑,被後來的人趕過,一步可能變成十步。然後變成百步、千步,距離越拉越遠,最終無法補救。所以,他覺得任何工作都要加速推動,尤其是需要花費時間的工作。當然,我們無論做任何工作都要加速推動,尤其是需要花費時間的工作。
當然,我們無論做任何事情,都要提前了解,因為我們正處在一個講求效率的時代。一個好的構想,若不立即付諸實施,稍一遲疑,可能就不值得一提了。因此,今天想到的好主意,今天就得實行。但為了要降低冒進的風險,經營者平時就應該訓練自己對事物的觀察力和對未知因素的評估能力,當機立斷才不至於被人搶先一步,造成無法彌補的遺憾。
效率第一
滿身大汗地工作固然可貴。但是,如果自始至終都是大汗淋漓地工作未免太勞累了,人的工作熱情與能力肯定會逐漸降低。如果現在工作還是滿身大汗的狀態,那無異於一個人舍棄火車不搭,而是情願一步一步地走到目的地。
時代在不斷地進步,由徒步行走到坐轎子,由坐轎子到乘火車,再由乘火車到乘飛機,無時不在進步之中。人類流汗的機會越來越少。如果你逆時代發展而行,仍然秉持陳舊的工作方法,那肯定會被時代淘汰。比別人多工作一個小時,雖然能表示你的努力和勤勉,但是,能夠減少工作時間而提高工作效果,不是更好嗎?這正是人類的工作方法進步的表現。
勤勉工作固然可貴,但勤勉中更需要有效率;大汗淋漓地工作固然值得讚美,但不流汗也能將工作做得很好不是更值得稱讚嗎?
精細而迅速
做事小心謹慎,企業萬無一失,這是非常重要的。疏忽小事,將無從成就大事,任何小的事情,都應該仔細去做,不可粗心大意。
但是,為此而耗費太多的時間是不能成就大事的,以前講求的是慢工出細活,對速度要求倒是還在其次。現在可大不相同了,這是一個分秒必爭的時代,除了做事要小心謹慎外,人們更側重於速度,這樣做事才能成功,博得人們的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