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惱的承擔者
在鬆下擔任鬆下電器社長的時候,曾經要求員工們,盡量把工作上所遭遇的煩惱來和他商量。他認為,管理者的職務就是要承擔起公司的責任,解決公司的困難。公司裏所遇到的煩惱,應分層負責,依問題的輕重,交由適當的主管去處理,如此公司的業務才能欣欣向榮,而這也正是社長的薪水最高的原因。
在心理上,鬆下總是把煩惱問題的解決,當成表現自己生命價值的手段,每當遇見棘手的難題,就會勉勵自己:“身為社長如果不能解決這種煩惱,社長又有什麼作用呢?如果當社長的人,不能麵對煩惱問題,並且加以解決,那麼工作還有什麼樂趣可言呢?還不如做個小雇員算了。”
經常這樣自我鼓勵,心裏好像突然間有了無比的信心和勇氣,到了這時候,煩惱不但不再是煩惱,反而會變成追求進步和創新的原動力了。
信心和勇氣會導致奮勉激昂的情緒,也會使整個人像是突然被“充電”一樣帶勁,而立即會產生一種解決困難的欲望,並要求自己要將困難處理得完美無瑕。
當我們的思想被煩惱困住時,往往會變得懶散、反應遲鈍,可是,當我們一旦下定決心,以無比的信念去麵對煩惱時,馬上又會變得神采飛揚,頭腦清晰了。原來輾轉反側不能成眠,突然可以呼呼大睡了;原來食之無味的食物,也對人充滿了誘惑。於是,在一場好睡和一頓美味之後,開始感激生命的美妙,結果煩惱也在這種輕鬆愉快的心情下,煙消雲散了。
不隻社長應該體會到“領導人就是煩惱的承擔者”這種觀念,各部門的負責人,也都應該有這種認識。公司的社長固然是承擔煩惱最多的人,但無論是社長、部長、課長,在承擔煩惱,解決難題的過程中,無疑都應該是能獨當一麵的將才,否則公司的業務將很難擴展。
濃厚的經營興趣
做一個成功的經營者是不簡單的,隻有學問知識是不夠的,以年資評定,選一個服務時間最久的人,也無法勝任。鬆下認為做一個經營者有一個不可或缺的條件,那就是“有經營的興趣”。你也許會認為這個條件也太平凡了,可是鬆下認為這是非常重要的。做一個成功的經營者,條件可能有很多,但以鬆下多年的經驗及見聞,還是覺得“有興趣”最重要。反過來講,對經營沒有興趣的人,絕對不能做經營者,就是做了,也不會成功。
既然要做經營者,對經營有興趣是絕對必要的條件。有興趣才不會把經營的艱苦當做苦;反而,他有勇氣向它挑戰,在惡戰苦鬥中發現樂趣。就像運動選手長期訓練的苦,一般人是根本忍受不了的,可是他們卻能在激烈的競賽中,感受到無限的快樂。
當然,經營需要有各種的知識和才能,但是,隻有對經營有興趣的人,才能透過各種機會吸收必要的才能。所謂“有興趣才會有進步”,因此,身為經營者,從業前首先應該問問自己:我對經營有興趣嗎?得到肯定的答案後,再進入經營界。
謙虛的自信
不管做什麼事,都要堅持自己的信念。尤其是在經營買賣上,沒有信念的經營,是很難有好的結果的。
但如果人雲亦雲地以為隻要有自信就可以,那可就糟了。因為自信要建立在謙虛的心態上,失去謙虛的自信,就會變成自傲了。失敗的人,往往都是缺乏謙虛,一味地固執己見。唯有從謙虛的胸懷中產生出來的自信,才是最好的信念,也才能使自己邁向成功之途。
尤其是身為主管的人,更要有這種心態。如果屬下缺乏謙虛的態度,就要以委婉的話語來提醒他在觀念上的偏差,那他自己也能因此提高警覺,時時注意改正。但是,如果身為主管疏忽了這種指導,那就該捫心自問是否自己也失去了謙虛的態度了呢?
懂得謙虛才能接受部下的長處,這樣才能信任屬下的能力。當然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比自己優秀,但隻有謙虛坦然才能接受部下的長處,而做到知人善任。
因此,我們應該致力於培養建立在謙虛心態上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