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麼下了決心,可是做起來還是相當困難。鬆下總是找不到足夠的理由去向老板說明,最後不得不自己拍了一份“母病速歸”的電報傳到商行裏,老板知道後,非常關切地讓鬆下先回家看望母親,工作回來再說。這讓他內心很矛盾,既然非說不可,為什麼就不能果斷地說出來呢?鬆下又試了幾次還是沒有那個勇氣。
既然沒有辦法對老板講,那麼鬆下隻有以實際行動來表示了。於是鬆下懷著歉意,帶著一件換洗的衣服偷偷離開了五代商行,另外寄了一封信說明事情原委並請求諒解。
就這樣離開了令他懷念的學徒生涯。後來他就在大阪電燈公司找到了工作,開始從事他所希望的與電氣有關的工作。
所以,我們每一個人如果對一件事情自認為考慮成熟後,就要果斷地作出決定,因為遲早是要做的,晚做還不如早做。
自立經營的決心
依據社會和自身的發展情況,來決定我們的前途是非常重要的。這種決定當然要慎之又慎,但也不能處處考慮,裹足不前,否則我們將會一事無成。
鬆下在大阪電燈公司工作了大約7年,離職以後,開始獨立做生意。
為什麼要自主呢?理由有以下三個:
第一,是因為對公司不滿意。其實那時候鬆下已經從一般工人晉升為檢查員了,依那時的情況而言,自己都覺得非常不錯,而且工作輕鬆得過頭。工作半天、休息半天,換成別人誰不認為這是一個好差事呢?
可是,自己並不這麼想。開始幹檢查員的時候,他心裏的確也非常高興,但是過了一兩個月以後便又覺得不滿意了。可能是因為他年輕精力旺盛,隻有全力投注在工作上才有充實感,半天閑著沒事反而難過,這就涉及了人生價值觀的問題。因為公司的生活輕鬆,工作自然不會帶勁兒,也不會感到什麼人生的價值觀。
第二,是父親的鼓勵。父親在他辭去公司工作以前就過世了。那些話還是他在一家腳踏車店當學徒的時候,為了要不要去大阪存款局當工友,父親說的。那時,母親和他對這個工作都頗感興趣,但是卻遭到父親的反對。父親對他說:“你隻有做生意才能發跡。等到生意成功之後,要雇傭更優秀的人都可以辦到,絕對不要去幹工友。”這些話,鬆下一直牢記在心。從離開幫傭式的學徒生活而進入公司工作以後,到他漸漸無法滿足於現狀時,他深刻地覺得聽從父親的勸告才是上策。
第三,是為研究更優良的產品。因為鬆下本身具有電燈配線工程經驗,覺得應該可以做出更方便、更安全的插座。因此,他自己就開始做改良試驗。不久,他真的成功地做出了樣品,自己也懷著相當的信心。
但是,當他把這個改良式燈頭拿去給公司裏的主任看,希望公司能夠采用時,意外地主任卻潑了他一盆冷水。主任說:“這種東西怎麼能用呢?”鬆下當時真是失望極了,覺得主任怎麼這麼不識貨呢?雖然如此,他還是依照主任的說法,把優缺點以及需要再改進的地方做了一番研究。但他仍然充滿信心,希望改良過的電燈頭能受大眾的喜愛。就這樣,他萌發了離開公司而潛心研究製造插頭的念頭。
鑒於以上三個理由,鬆下決定脫離在一般人眼中認為很不錯的公司而步上獨立自主之道。
當然,對於工作已經7年之久的公司,鬆下的內心並非毫無依戀之情,自立之後仍然存有這種心情。離開公司創業,能不能做得順利,他並沒有什麼把握。就這樣一腳踏入未知的世界裏去從事一項嶄新的事業,我的內心充滿著迷惘和憂慮。但是,那時由於他隻有22歲,抱著成功的希望遠比失敗的不安心理要強烈。即使萬一失敗,再回到大阪電燈公司工作也還是可以的。假如不圖自主,那麼,這一生很可能就這樣庸庸碌碌地工作下去了。他一想到這裏,謀求自立的勇氣就越發堅定了。
在鬆下創業的過程中,經常有人問他:“鬆下先生,如果你的事業失敗的話,你打算怎麼辦呢?”他總是毫不遲疑地回答說:“真那樣的話我就去賣麵。我一定要做出比別人更好吃的麵讓客人大飽口福。”也就是說,他一直抱著失敗無所謂,大不了赤手空拳重新再來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