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領導的藝術(3)(1 / 3)

“各位可能是謙虛,所以沒有舉手。但是我希望至少能在你們心裏能立刻舉手。到目前為止,有很多位你們的前輩被委派重任後,表現優異,深受公司、同業間和社會的稱讚。由於他們的領導,公司才有現在的發展。他們都是從年輕的時候,就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不斷進修、不斷地磨煉自己,認真掌握工作要領。所以,一旦被派任主管時,能夠發揮他們的能力,帶來良好的成果。

“我認為不管時代怎麼變化,這一點是不變的。藝術界的名演員,如果報紙上的影評、劇評,指責他們的缺點的話,他們會一夜不眠地考慮自己的缺點。這就是我們能欣賞到優良演出的原因。對公司來說,平時認真地磨煉和努力,是一樣的重要的。缺乏不斷地努力和磨煉,絕對不能培養自己的信心和實力,來勝任主管的工作。

“雖然說起來是很簡單,而且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是,每天不斷努力其實不那麼簡單。所以,你們要時常互相激勵,重新認識自己,不斷保持創新的意念。”

二、高超的領導力

讓員工知道你的弱點

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也沒有全知全能的人,雖然智愚善惡的程度有差別,但每個人都有他的長處和短處。

既然每個人都有缺點,而又必須聚在一起共事,那麼為了減少摩擦和錯誤,就必須取長補短。身為領導者若能設法彌補自己的缺點,發揮別人的長處,那麼整個公司雖然不能做到完美無缺,至少也能將錯誤減少到最低限度。

一個企業家之所以能飛黃騰達,自有他的條件。而最基本的一條就是,在招攬人才時,要能夠掌握他們的長處和缺點,積極地活用長處,而透過自己或其他部屬的長處彌補缺點,使得公司員工在互補作用下,充分發揮優點和特長,公司的業務自然能順利地推動。

相同的道理,一個領導者也不可能是完美無缺的,所以不應對自己的缺點加以掩飾,而應盡量讓部屬知道。應要求部屬針對自己的不足提供適當的幫助。

假如一個公司的領導者在各方麵都沒有卓越之處,而又不能善用人才,僅憑自己有限的智慧和能力做事,便難免要陷入失敗的窘境。反之,若能得到部屬的全力幫助,就必能完成他的分內工作,甚至有所突破。所以,如果想要部屬來彌補自己的缺點,就一定得檢討自己的缺點,並讓部屬知道。

一般人往往太顧及自己的“麵子”,以為讓人知道自己的缺點,是一件羞恥的事,尤其是讓部屬知道更是有損顏麵。他們認為“我身為上司,缺點如果都被部屬看透了,那麼他們肯定會諷刺我,不尊重我”。

可是鬆下認為不必顧慮這麼多。鬆下以自己個人為例,從創業到今天,一直都讓部屬了解他的缺點,並且一再請求指正,可是從來也沒有發現哪一個部屬因此而不尊重他;不但鬆下沒有損失,事業反而越做越大。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又如,鬆下認為自己的學問很膚淺,不了解的事務太多,所以常常請教職員們。他問:“關於某件事或某種理論,我不懂是什麼意思,你能告訴我嗎?”此時,他們都會覺得至少在那方麵比鬆下高明,自然會耐心地替鬆下解釋清楚,從來沒有人會譏笑鬆下:“哎呀,老板,你連這麼簡單的事情都不知道呀?”

因此,假使你是一個要麵子的人,不好意思問東問西,什麼事都裝得胸有成竹,員工便不會主動告訴你,以至於失去了相互學習的機會,公司又怎麼能得到發展呢?反過來,正因為你的虛心學習,肯向大家請教,部屬的豐富知識正好彌補了你所欠缺的,所以才不會因你的缺點而阻礙事業的發展。

又如,鬆下的身體一向不好,常需要靜養,所以很少有機會叮嚀員工,這時,鬆下的部屬總會替他分勞,所以身體差的缺點也能獲得部屬的諒解而得到彌補。

不管是社長、部長還是課長,一旦知道部屬的缺點,就應設法加以彌補;同時也要將自己的缺點讓部屬知道,由他們來彌補。俗語說:“越高的山,穀也愈深。”也就是說優點越多的人往往缺點也愈大。所以愈是優秀的領導幹部就愈應留意自己的缺點,並且大方地讓人知道,才能有改善的機會。

找個能聽你訴苦的部下

日本戰國時代的名將石田三成,在被太閣秀吉發現而破格提拔以前,隻是一個小和尚,後來太閣秀吉得到天下,他當上了“五奉行”的高位。三成發跡得相當快,雖曾經吃過幾次敗仗,但始終都有太閣將軍在背後扶持,官位顯赫,獨尊一方。

不可否認,三成的確具有一定的實力,但是與當時的名將加藤清正、福島正則等人相比,戰功遠不如他們顯赫,為人處世的方式與他們也不太相同,可是卻深得太閣的賞識,這是為什麼呢?

鬆下認為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三成能夠耐心地傾聽太閣的苦悶,適時地找出辦法緩解太閣的緊張情緒。

太閣將軍雖然有縱橫疆場的霸氣,但是他的骨子裏卻有著藝術家的浪漫氣質,喜歡華麗氣派的排場。他曾經在北野舉行大茶會,又在醍醐舉行盛大的賞花會,這些在其他武將看來是“花拳繡腿”,不值得做的事情,很難引起他們的重視,隻是隨便敷衍一下,而三成則不同,他深知這是太閣緩解壓力的一種方式,所以每次都能從細節入手去迎合太閣將軍,成為太閣將軍生活中的知己,這怎麼能不讓太閣器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