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領導的藝術(1)(2 / 3)

“天下無難事,隻怕有心人”,這是鬆下參觀這一家工廠的心得。

服從命令不見得對

工作時遵從命令是很重要的。因為能將指示確切地實行,工作才能順利進行,成果才能顯著地呈現。若不遵照命令指示行事,經營也就無法推動。

但是,這不是說要你唯命是從,如果完全沒有彈性地照指示辦事,那隻會使經營陷入僵化。

上司說要縮減經費,並且不能浪費廣告宣傳費。如果就照這樣做,連必要的廣告費也不敢“浪費”的話,商品就推銷不出去,公司的發展也會因此停頓。所以說,員工應該要有自主性的判斷力。不必要的廣告費當然要省,但對於有助於銷售的廣告,卻應積極地去做。

以自主的經營力來辦事,這個重要性,大家都很清楚。但規模大的公司,員工一多,層級製度就森嚴起來,就隻會遵照上麵的指示工作,從而很容易使經營教條化。

因此,主管除了要培養員工的自主經營力外,自己在日常工作中也要隨時傾聽員工的意見,讓員工有機會提出自己的看法,以促進彼此的溝通。

商量式的命令

不論是企業還是團體的領導者,要使屬下能高高興興、自覺自願地做事,鬆下認為最重要的,就是要在用人者和被用人者之間,建立雙向的,也就是精神與精神,心與心的契合、溝通。

你命令員工去做事時,千萬不要以為隻要下了命令,事情就能夠達成。做指示、下命令,當然是必要的,但是必須仔細考慮對方接受指示、命令時,有什麼反應。要讓你的命令、指示與員工產生共鳴,而不是“你怎麼說,我就怎麼做,出了錯也不能怪我”的態度。

所以,在對人做指示或命令時,要像這樣地發問:“你的意見怎樣?我是這麼想的,你呢?”然後盡量留意對方的意見,以及對自己的話是否徹底理解。這在人盡其才方麵,是非常重要的。

鬆下自從創立鬆下電器公司以來,始終是站在領導者的地位。但在此以前,也被人領導過,所以員工的心情,多半能夠察知。由於自己有過這樣的體驗,所以在下命令或做指示時,也都盡量采取商量的口氣說:“我是這麼想的,你認為呢?”

如果采取商量的方式,對方就會把心中的想法講出來,而你認為“言之有理”,你就不妨說:“我明白了,你說得很有道理,關於這一點,我想就這樣做好不好?”諸如此類,一麵吸收對方的想法或建議,一麵推進工作。這樣對方會覺得,既然自己的意見被采用,自然就會把這件事當做是自己的事,而認真去做;同時,因為他的熱心,自然而然就會產生不同的效果,這便成為推動工作發展的巨大潛力。

因此,用人時,應盡量以商量的態度,去推動一切事務。

不要讓關心成了破壞

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有想工作、想幫人忙的天性。如果有人向你說:“玩吧,不要工作了。”你可能會一時玩得很高興,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你反而會覺得百無聊賴起來。

想到這種人的本性時,鬆下認為,要部下發憤圖強地工作的秘訣,是不去擾亂部下的工作。因為,他們本來就想好好幹的,經過你不必要的一再強調,他們反而會逆反起來,覺得工作索然無味,產生休假的念頭。

鬆下一直留心,不去打擾拚命工作的部下。但這並不是說,不注意他們所忽略的地方。做一個負責人,該說的話應該要說,但要注意說話的方式,不幹擾他們的工作。

所謂不幹撓部屬的工作,就是要信賴部屬,而由部屬自覺自願地去做工作,你要用“你要做啊,你一定能做得好”這樣的話去鼓舞部下,放手讓他們去做。用這種態度做基礎,在工作的過程中,如果你的部屬有失誤,當然不能姑息,但不要傷害他的自主性,提醒他加以注意的地方。這樣的話,你所期待的發展、成功的幾率就會大大增加。

平時很熱心催促部屬工作的人,現在應該多加反省:是不是妨礙了部屬的工作?如果有請盡快改之。

秉公安排人事

如果一個部門的業績不能提升時,鬆下會找有關部長問一問原因。他們的解釋大約都是:我一直在拚命地工作,但是手下的課長,有的不適合做這份工作,個性又太強而難於駕馭,所以不能將成績提高,真對不起。

鬆下也相信確實有可能是這麼回事,但是問題在於部長所說的這種借口,合理不合理。一個部門有一個部門應該負的責任,而負責完成使命的就是部長。所以,如果在部屬中有不稱職的人,而影響到成績的話,部長應該有所作為才對。就算撤換了那個部下,也要設法達成目標,這是部長的責任。

那麼要怎麼做呢?要向會長或社長報告真實的情形嗎?如“我相信如果把他調到別的部門的話,可能發揮他的長處,充分展現他的能力。在這裏實在是不適合,所以為了這個部門,為了公司,也為了他本人,敬請把他調到別的部門去吧”。

但是,人性的弱點往往會在此時抬頭。大多數人會想:“如果把實情往上報的話,不就證明我沒有能力統率我的部下嗎?這太有損於我的顏麵了。”於是,不敢調動這個不適合的課長。致使部門的業績遲遲不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