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受到驚嚇迅速逃離,隻要鬆下不離開,魚群過一會兒仍然會重聚回來。這是因為鬆下在喂食魚餌給魚群後,魚群已經養成了從鬆下手中獲得食物的習性,所以它們才會一看到鬆下就條件反射地遊到鬆下身邊。其實管人同喂養魚群是一樣的。每個員工都有優異的智慧才華,擁有吸收新知的學習能力,但如何運用這種特質,不僅是個人的自由,更是領導者的使命。所以領導者的使命就在於將員工導向正確的方向,而要做到這一點,領導都必須運用親和的力量,不斷地將手中的“魚餌”撒向員工,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
年輕——天天持續新的活動
電力是電器產品普及的最基本的保障條件,而促使日本電力事業能有今天成就的功臣之一,就是鬆永安左元門先生。
鬆永先生出生於1875年,享年95歲。從明治、大正、昭和連續三代一直都在為電力事業效命。特別是戰後,以電氣事業重建審議會委員長的身份,把全國分成九個地區,然後在各個區域設置電力公司。為現在民間九大電力公司製度的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被人們稱為“電力之鬼”幾乎人盡皆知。
鬆下和鬆永先生差20歲左右,工作的性質也不太一樣,所以交往的機會很少。但他從各方麵了解到鬆永先生是個很優秀的企業家,就一直對其充滿敬意,並且希望有機會能結識鬆永先生,以便從鬆永身上學習到有益的經營策略。
1965年年底,在某個雜誌社的座談會上,鬆下終於與期望已久的鬆永先生見麵了。那時鬆永先生剛好90歲,雖是如此高齡,卻依然神智清晰,擔任著中央電力研究所理事長的要職。
鬆下對這個老人最深的印象就是他講話的聲音是那麼強壯有力,一點兒都不像是個90歲的老人;並且話題新穎前瞻,又能直指事情的核心,真讓人佩服不已。
至於身體方麵,雖然有一點重聽,但一點都看不出他已90歲了,仍然相當健康。這讓鬆下覺得鬆永先生簡直就可以被稱為“萬年青”。在他們交談甚歡時,鬆下將一首被稱為“青春”的詩送給了鬆永先生。這首詩是撒密爾?烏耳曼所作。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是麥克阿瑟將軍的座右銘,下麵我們就來共饗這篇作品:
人生匆匆,青春不是易逝的一段。青春應是一種永恒的心態。滿臉紅光,嘴唇紅潤,腿腳靈活,這些並不是青春的全部。真正的青春啊,它是一種堅強的意誌,是一種想象力的高品位,是感情的充沛飽滿,是生命之泉的清澈常新。
青春意味著勇敢戰勝怯懦,青春意味著進取戰勝安逸。年月的輪回就一定導致衰老嗎?要知道啊,老態龍鍾是因為放棄了理想的追求。無情的歲月的流逝,留下了深深的皺紋,而熱忱的喪失,會在靈魂深處打下烙印。焦慮、恐懼、自卑,終會使心情沮喪,意誌消亡。
60歲也罷,16歲也罷,每個人的心田都應保持著不泯的童心,去探索新鮮的事物,去追求人生的樂趣。我們的心中都應有無線電台,隻要不斷地接受來自人類和上帝的美感、希望、勇氣與力量,我們就會永葆青春。倘若你收起天線,使自己的心靈蒙上玩世不恭的霜雪和悲觀厭世的冰淩,即使你年方20,你已垂垂老矣;倘若你已經80高齡,臨於辭世,若豎起天線去收聽樂觀進取的電波,你仍會青春煥發。
健康——順應自然可長壽
鬆下是八個兄弟姐妹中最小的。他幼年時家庭發生變故,陷入困境,在短短一年之內兩位哥哥及大姐相繼去世。不久之後,又有三位姐姐去世。在鬆下十五六歲時,隻剩下兩個人。去世的六位哥哥姐姐中,有三個人是因為患結核病而死的。
因此,鬆下成年之後對於自己的健康也憂心忡忡,而且也沒有現在的這種社會福利製度。如果不上班三餐就會成問題,更別說去療養了。為此,鬆下隻好盡己所能地療養,過著工作兩天休息一天、工作一星期在家休息兩天的生活。
令人驚訝的是,這種情況持續了大約一年半之後,鬆下的健康雖然沒有好轉,但是沒有惡化。他自己認為這可能是自己處於生死邊緣,卻仍然能達觀地注意健康及保養的緣故。
此後,病弱也成了鬆下辭去公司的工作,獨自做生意的動機。但在40歲以前,鬆下一直以時臥時起的狀態工作著。鬆下年輕時大家都認為他恐怕活不到50歲,但他最後卻活到了90多歲。
鬆下認為體弱與壽命不一定相關。每個人的體質都不同,這就像世界上沒有長相完全相同的兩個人一樣。因此,即使體弱的人,隻要能采取順應這種身體的生活方式,那麼,就能同樣以自己的方式參與社會活動,進而長壽。
總之,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老實地順應天生的體質,順其自然地注意健康就好了。其實這種順應天地的自然道理不僅在健康方麵,而且在任何方麵都能適用。
氣質——把美與善發揮到極致
豐臣秀吉攻打北條氏時,邀請伊達政宗為他的軍師,但伊達政宗估計豐臣秀吉不可能獲勝,所以不肯答應。後來,他發現自己判斷錯誤,當秀吉的軍隊占優勢時,伊達政宗抱著被秀吉責罵的心情,硬著頭皮來到秀吉的根據地小田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