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公司人的素質(2)(1 / 3)

太田垣先生的確是個非常優秀的領導者,身為一個經營者,必須不被私心、私情左右,並且要有不屈不撓的果斷精神。他那種沒有私心的經營者精神不管是在何時何地或何事,都發揮得淋漓盡致。鬆下認為就因為如此,才能受到這麼多人的信賴,進而團結一致,為今天的關西電力公司,奠定了堅實的經營基礎。

現在,有才華的優秀人才很多,但能夠沒有私心,而且始終堅定不移的人卻是很少的,而太田垣先生就是這少數人中的一個。他一生都有這樣的自覺,即“現在我該做什麼了”,這種經營理念被以後關西電力的蘆原先生以及優秀的社長、主管等,甚至全體從業人員都繼續保持著,實踐在每日的經營裏。

氣魄——領導者的氣質

日本戰國時代,織田信長在統轄間打敗了駐防今川的齊藤氏後,占領了兩處城池,隨即把自己的首都從尾張移到美濃;由於當時美濃四周還有許多更強的勢力,割地稱雄,相互爭勝,所以他把部隊布置在各處要塞,並叫兒子信忠悸“一劍平天下”的豪語做成旗幟,插在首都的城牆上。

在那期間,織田信長以快刀斬亂麻的方式治理天下,使百姓很快獲得安寧,直到今天,人們對他的豪情壯誌和處事魄力,仍舊念念不忘。

有一次,信長為了圍剿一批亂賊,計劃放火焚燒比睿山,因為比睿山是日本桓武天皇指定為傳播佛教義理的聖地,山中有許多寺庵靈地,是信仰的中心,所以他的家臣群起反對。可是織田信長說:“我是奉了桓武天皇的敕令,為了平定天下而奮戰;假使放火燒山的事有什麼不對的話,等我死了自然會去和閻王理論的。”由於織田表現出不容置疑的霸氣,部屬也隻好照著命令焚山了。結果平定了亂黨。

而火燒比睿山隻不過是織田信長一連串激烈措施中的一項而已,後代人對他的強硬和堅持,有許多批評,甚至還有些政治家、思想家不斷攻擊他。盡管信長的作風有過分之處,但他凡事必求成功,不打折扣,果敢麵對任何困難和挑戰的魄力,的確為隨後300年的太平盛世,奠定了穩固的基礎,

因此,想成為一個成功的領導者就要下定決心,確立目標,然後勇敢地前進,徹底掃除障礙。當然,在民主時代,已經不允許用武力的方式來解決事情。而且如果手段過分,盡管是正當的行為也會招致非議,效果適得其反。

但是,像信長一樣,為了平定天下,在大義原則下,雖然遭受世俗的指責,但仍能不顧一切,毅然采取行動,這種處事的氣魄,還是有可取之處的。

磨煉——祈求困難和勞苦

日本戰國時代有位著名的豪傑,叫做山中鹿之助。據說他時常向神明祈禱:“請賜給我七難八苦。”許多人都覺得不可思議,就去請教他。他說:“一個人的心誌和力量,必須在經曆過許多挫折後才能顯現出來。所以我希望能借各種困難險阻來試煉自己。”

一般人對神明的祈禱不外乎是利益與健康方麵的。幾乎沒有人會去企求神明賜予更多的困難和勞苦。所以,當時的人對鹿之助這種祈求七難八苦的行為,覺得不可思議,這也是很自然的,但鹿之助卻希望通過各種困難來考驗自己。鬆下認為,鹿之助也有用七難八苦來勉勵自己的用意。

被稱為英雄豪傑的人,他們的心誌並不見得像外表那樣堅韌。像西鄉隆盛這麼偉大的人物也曾有過一段黑暗抑鬱的時期,覺得前途無望,甚至想投海自殺。因此,大事臨頭時,人們感覺內心不安或意誌動搖,這是很正常的現象。但是,身為一個領導者,麵臨這種情況時,就必須不斷地自勵自勉,鼓起勇氣,這才是正確的態度。

積極——要有悲天憫人的胸懷

鬆下每次到熊本縣都要去祭拜供奉在社裏的加藤清正將軍,加藤清正將軍最令鬆下感動的倒不是他一生中的豐功偉業,而是他的仁慈和正直。

有一則小故事讓鬆下印象深刻。

有一天,加藤將軍邀請同僚福島正則將軍品茶,在福島將軍還沒有到之前,有一位家臣在忙亂中撞壞了加藤將軍房間的紙牆,雖然馬上叫人來修理,但紙色新舊不同還是留下了明顯的痕跡。不一會兒福島將軍來了,一眼就看見牆上色彩的不調合,就問加藤,加藤把事情的原委告訴他,福島的臉色一變說:“像那種粗手粗腳的家臣,留著幹什麼?還不如推出去殺掉算了”。加藤將軍很不以為然地說:“你雖然武功顯赫,受人敬重,但是太缺乏悲天憫人的胸襟了。”

鬆下認為加藤將軍之所以能如此受人景仰,在死後被供奉為神明,尊稱為“清正君”。正是因為他悲天憫人的胸懷。身為主管的人,都應該有像加藤將軍一樣悲天憫人的胸懷,而不是對部屬不加愛護的暴戾之氣。

悲天憫人是佛家的一種道德要求,倡導對人、地、物都懷著同情,不論你從事什麼職業都是如此。經營者為了達成企業的使命,往往要指使很多員工為我們工作,這些人有權利要求從職務和工作中感受到幸福和快樂。因此,經營者除了促進社會繁榮外,還必須存有使部屬滿足、快樂的心願,如果缺乏這種愛心,光靠職位和權謀來指使員工,必然得不到別人誠心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