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管人戒術(1)(1 / 3)

古人說:君子有所為而有所不為。

順應民心,則領導者大有可為。

逆於民心,則領導者切莫為之。

孤家寡人多寂寞,人心傷盡空蹉跎。

管人禁忌切勿妄為!

(一)用人之忌

1.忌吝嗇用人

人的才能有多種,但作為統帥來說,識人最重要為在漢初。

項羽勇猛無比,力大能拔山,用兵打仗戰無不勝,而用人不行。

劉邦則不然,所以最終得天下者,不是項羽,而是劉邦。

何也?劉邦用人識人之才大於項羽,是其重要的原因。

統帥不能靠匹夫之勇,更不能降低自己的身份去做武將之事。

統帥要的是熟讀兵書、洞悉全局、知己知彼、多謀善斷、上知天文、下識地理、審時度勢、出奇製勝。

自古天下乃韜略爭勝的天下,手中有一批將才,並能使他們充分發揮,這才是統帥的氣魄。

統帥一靠以德服人,二靠對部將的從容駕馭,網羅人才是天才最大的儲蓄,使用人才是天才最大的投資。

有了部下那些傑出的軍事人才,他一介文弱書生,也可以武功名世位極人臣。

那些人,絕大部分是他或識之於風塵,或拔之於微末,或破格委之以重任,用之任之,不清不疑。

人世間有大大小小數不清的才能,識人用人是一切才能中的最大才能,運用得自如,的確是一樁幸事。

2.“上下無別,上下同道”是大忌

(1)領導重在平淡無為,最重要的是能用人、聽言、賞罰,不以自任、能言、能行見長,不因一才而失去多才,要學會聚眾才並領導有方。

(2)下屬重在當任有為,以自任、能言、能行作為自己能力的標準,上下而異,則可安邦治國,上下無別,上下同道,則無所作為。

3.忌獨裁

美國肯特公司董事長包蘭亭在公司推行獨裁製度,以鐵的手腕控製著肯特公司,不接受任何異己之見,更談不上選擇的暢通無阻了。

他任職期間,有三任總經理,不少於24個副總經理和許多其他高級管理人員離開了公司。

在他們中間,有些人後來成為洛德和泰勒公司及W·T·格蘭特公司的總經理。

由於包蘭亭的獨裁,公司很難留住那些能幹的經理人員,因為他們希望能夠享有自主權,來作出積極進取的決策。

由此可見,獨裁在任何組織中都是值得懷疑的,因為每件事都依賴於唯一決策者的正確判斷,獨裁造成的信息不充分,直接影響著決策的效率和成效,而且獨裁會引起強將的反感。

所以,作為老板應當采取一種比較靈活的方法,時刻警惕市場的反饋,認真聽取同伴或下級提出的意見。

4.妒賢忌能不可行

識才用人,西方人有著與東方人不同的觀念,在東方,許多人妒賢忌能,壓抑人才,而善用人才者不多見,而造就一代巨人都非選用賢才不可。

例如戴維·奧格爾維是現代製造大王,在一次董事會上,他在每個董事麵前放了一隻俄國玩偶。

他對他們說:“你們每人都有一個,請將它們打開。

”於是,他們都打開了。

裏麵還有一個更小的玩偶,一個接一個打開,直到最小一隻玩偶,再把最小的這隻玩偶打開,裏麵放著一張紙。

奧格爾維在紙上寫了一段題詞:“如果你總是雇聘比你矮的人,那麼我們的公司最終就會變成一個矮子公司。

如果相反,你總是雇聘比你高的人,我們就會成為一個巨人公司。

5.求全責備是用人之大忌

求全責備,是指對人要求過嚴,希圖完美,容不得別人半點缺陷。

見人一短,即不及其餘,橫加指責,不予任用。

求全責備是用人之大忌,它壓抑著人的工作積極性,阻礙人的成長,阻礙人的智能的充分發揮;它使人謹小慎微,不思進取;阻礙人的創造性思維與創造性想象力的發揮;它使工作人員缺乏活力,死水一潭,缺乏競爭能力和應變能力;它造成人才,尤其是優秀人才的極大浪費,因為,任何人總是有短處的,甚至是有錯誤的,必受求全者的種種非難,因而使許多人難以得到啟用。

6.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

春秋時的苟變有“將五百乘”之才,但隻因為他曾經在收稅時白吃了老百姓兩個雞蛋,衛候因此不予起用。

這種用人方法隻見小錯而不見其整體,是用人中的偏見在起作用,所以古人將之稱為“察秋毫之末而不見奧薪”。

7.切忌用人過極

車野稷以善於駕馭馬車的技術來顯示於魯莊公。

他駕馭車子進退像墨線一樣直,左右旋轉像圓規畫的圓一樣圓。

魯莊公認為畫圖也不過這樣,使他轉上一百圈才回來。

這時顏闔碰見了,進來對魯莊公說:“他的馬快要支持不住了。

”莊公沉默無聲。

不一會兒,馬果然累倒了。

莊公問道:“你如何知道馬支持不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