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管人智術(36)(3 / 3)

⑤是以聖人處之上而民弗重;處之前而民事害也。

是以無人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⑥太上,不知有之;其次,棄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⑦萬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⑧水普利萬物而不爭。

⑨善行無轍跡。

在這九條中,各有其闡述的重點:

第一條講領導必須有以無為來治世的功夫;

第二條講繁文苛法但不見得就能使民眾富足守分;

第三條講偉大的統治者應當處無為之境地,順應自然,行無為之教,因勢利導來治理民眾;

第四條講不用語言、法令的教化統治方法是最佳的;

第五條講的是領導要明確自己的角色,不可與部下爭利;

第六條講的是領導人要做到表麵上是什麼也沒做的樣子,但是他的話在組織裏能得到順利貫徹執行。

這樣的領導人才是最優秀的,因為他能夠讓人無法意識到他的存在。

也就是說,人民雖然知道“有其領導這麼一個人”,卻完全沒有注意到他的活動。

但是這個領導卻可以積極地發揮領導作用,取得顯著的成效,這種領導技藝才是最高超的領導方式;

第七條講的是領導必須讓人民自己覺得靠自己的力量可以完成工作,讓他們各安其職,這才是最好的領導;

第八條講領導應當濟民,給民實惠,而不能與部下爭利益,搶風頭;

第九條告誡領導應當注意成事的方法,不露痕跡地推行自己的意誌。

以上九條是老子一生對管理的鑽研心得,在其後幾千年內,這幾條領導原則都得到了普遍的重視和運用,漢朝、明朝等朝代還以其為治國的根本方法。

主管必須認真地體會這幾條原則的真諦,積極在公司內推行無為之治,通過無為而達到無不為,通過不爭而達到無不爭,以達到管理的最高境界!

(十九)禦人絕技

你也許可以得心應手,隨心所欲地統禦你的下屬,但你很難領導那些地位、職務比你高的人,你的上司。

在他們麵前你的許多優勢會蕩然無存。

他們根本不會在意你的那點小小的權力,以及由此產生的統禦力。

但是,你必須知道,世上的確存在著統禦上司的禦上術,那是最高明的統禦術、領導術。

1.搭一座通向上司的橋

小團體活動本來是自主性的活動,但若為了能夠按照公司的方針,以發展公司的業務,因此,上司當然有義務作指導。

除了義務上的責任外,上司更必須充分發揮本身的能力,突破管理的界限,促成小團體成員的彼此協助。

因此,上司對一切事情必須表示關心,這和自己的業務也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

有時候難免以強迫性的態度,作為小團體活動的後援者。

然而,這樣的做法,無異又回到以往由上而下的管理方式,因此,領導者也須注意盡量避免過分的幹涉。

不過,既然是按照公司的方針來展開工作,當然不能夠要求上司毫不關心,或表現冷漠。

相反地,應該請求上司更熱心地作出支援。

所謂“過猶不及”,做得過份或不足,都應該避免。

也許,這就是小團體活動支援者的困難處。

另一方麵,盡管上司付出適當的關心,而小團體卻未能作出相應的配合,這也不行。

這時候,領導者就必須出麵擔任協調的角色。

優秀的領導者,能夠代表小團體和上司達成巧妙的連擊。

在對外以及對上的影響力愈強,這位領導者必然愈獲得成員的支持。

相對地,他的領導權威也就愈高。

因此,一位傑出的領導者,必須懂得如何巧妙地與上司溝通,使他作為小團體活動最有力的支持者。

有時,領導者更必要暗地裏把上司當做“上使”來對待。

當小團體活動的主題欠缺材料,請上司指示;遭遇困難,不能解決,也請他提出建議。

當然,對上司不能僅是請求支援,也必須有所回報。

為了讓上司的工作業績得以提升,在他要求之前,便把現場的情報和資料傳遞上去。

成員提出的好主意,也不妨向上司彙報,以求輔助上司的業務。

在使小團體活動活潑化這一點上,若領導者與上司的目標完全一致,兩者之間的連擊便愈緊密無關。

作為“上使”的上司,對領導者而言,既是支援者,也是磋商顧問。

遭遇煩惱的問題,可以坦誠以告,請示他的建議;也可以請他介紹該閱讀的書籍。

總而言之,領導者和上司,必須保持密切的合作。

2.堅決執行

一位優秀的領導者,不管遭遇任何的問題,必然會請求支援者(上司)的建議。

因為對上司的建議不必支付謝禮,如果不好好利用,那真是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