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經驗的主管都知道:“休息也是工作的一部分’、“休息的目的,不僅在消極方麵可以恢複疲勞,積極方麵還可以增進下一項工作的效率。
如果忽視休息,就會有許多不合格的產品出現,士氣就會低落,反而得不償失。
”
另外一個更為重要的方麵是,休息可以使人有時間留下來思考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如何解決工作中的難題。
有一位名教授帶了一個學生,這位同學學習十分勤奮,每天都泡在實驗室裏擺弄儀器做實驗。
有一次教授找來這位同學,問他:
“你清晨在幹什麼?”
“我在做實驗。
”
“那麼你上午在幹什麼?”
“也在做實驗。
”
“那下午呢?”
“我也在做實驗。
”
“晚上呢?”
“我一直做到12點鍾,然後上床睡覺,第二天早晨5點立即爬起來做實驗……”
教授問他:“那麼你什麼時候在思考呢?”
教授一句話提醒了學生:如果不留出時間來休息、思考,實驗來實驗去,一大堆數據又有什麼用?
一位日本企業家在二戰後看到美國的工作方式十分震驚,同時他也對自己民族作了深刻的反省:
“日本人的勤勞可以說是世界第一,正因為如此,反而忽略了運用智慧,忽略了如何使工作做得更輕鬆愉快。
”
休息,休閑十分重要:休閑不僅是娛樂而已,它還具有恢複精神的效果。
它可以說是促使下一個工作有效完成的好方法。
休息也是工作的一部分,唯有適當地休息,才能有效地工作,主管切切要記住讓部下勞逸結合!
16.恰當支配時間
時間是主管最寶貴的資源,因為不管是誰,一天隻能有24個小時;時間也是主管最大的敵人,稍有浪費或控製不當,時間就會輕易地飛逝,也因此常會貽誤大事。
花點時間做規劃,心無旁騖地在一段時間內解決一件事,當機立斷,迅速地做決策,學習做好授權工作,這就是一個主管善用時間的秘訣。
相關研究表明,主管的時間常因為使用不當而造成以下狀況。
①主管每天大都用在解決燃眉的急務之上,但這些卻都不是最重要的問題。
雖然從表麵上看主管忙得團團轉,但實際上大事一件也沒有解決;
②主管對於雞毛蒜皮的事情花出大量的時間討論,讓自己和部屬都在這一問題上糾纏,而對於大事卻草率了事;
③一個人在一天的工作時間中,隻有10%至30%的時間是有效率的,甚至於在與他人的溝通上也是一樣;
④主管所處的職位越高,他的時間越不易掌握;
⑤主管由於十分忙碌,所以他反而非常重視當前的短期方案,而不能作出長期的規劃,但短期的作法卻又會帶來很多的後遺症;
⑥主管工作時經常被人打擾,自己所能控製的時間大都零散不集中;
⑦主管在辦公時間內常常沒有好的創意,拿不出很好的工作改進方案;
⑧主管的工作時間越長,在這段時間內工作越無效率;
⑨主管的可控製時間常因被打擾而失去控製,由此會積壓下許多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又會占有做其他事情的時間,導致所有的事情都不能得到完美的解決,這樣就在時間利用上形成惡性循環;
⑩主管開會時經常拖延,並且不願按時散會,但在延長的開會時間內,大家心不在焉,效率又不佳。
以上十個時間利用上的弊病,是主管在時間管理上形成的誤區。
主管必須形成自己的時間管理原則,嚴格按相關原則處理問題。
管理時間的有關原則和技巧請參閱附錄中的《主管時間管理原則表》。
17.“無為”之妙用
主管管理的最高狀態,就是限製部下的自由意誌,但是部下卻絲毫也感覺不出來,這樣就能形成上下級之間的和諧,讓大家在和睦的氣氛當中達成努力工作、和衷共濟的共識,共同朝著既定目標奮鬥!
老子就主張“無為而治”。
他認為人類如果去除邪念,回複本性,就可以實行無為而治,各種良好的秩序自然可以實現。
老子的無為而治並非隻是單純地無所事事,什麼都不幹,什麼都不說,什麼都放任自流。
無為而治是一種棋高一著的超越,它是一種完全包容人,卻不使其意識到被領導、被驅策的方法。
這種方法要求主管從大處落筆,把握大局,高屋建瓴居高臨下地實施領導,將部下導向適當的方向。
老子有許多闡釋無為而治的名言,這裏擷取九條精華供大家參考:
①為無為,則無不治。
②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法令滋彰,盜賊多有。
③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④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稀之極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