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管人智術(32)(2 / 3)

如果這些需要不能得到滿足,結果很嚴重。

請聽聽被激勵者的心聲:

“隻要經理略表欣賞之意,我會工作得更快樂。

“我的困擾是工作太單調。

我需要挑戰性的工作,我已經厭煩了這種一成不變的工作。

“隻要我開口,爸爸媽媽就會買我要的東西;但是我真正需要的是他們在家裏待久一點。

“如果家人多關心我一些,我就願意待在家裏。

所謂“細節”包括:自尊、成長、自由、成就感、信心和信賴……等等,這些金錢以外的激勵因素可以有效地激勵員工。

你必須找出員工需要什麼,才能滿足他們的需要。

不要認為掏錢就能解決一切問題,把你的雙手伸向員工,說些鼓勵的話,往往比金錢更能激勵被激勵者。

10.多聽異見

(1)經理對員工的看法

員工都是被動的。

員工似乎完全不關心他們的工作。

何必多費力氣嚐試?無論你怎麼做,他們都不滿意。

每次問員工意見,他們隻是埋怨,何必多此一問。

我的辦法是:告訴他們我要什麼,要求他們做到什麼。

員工總是得寸進尺。

為什麼他們老是長不大?我可沒有那麼多時間管他們的私事。

我已經聽膩了他們瑣碎的抱怨。

他們想出人頭地,卻不肯多學習,叫我怎麼重用他們?

開會時我訂好規則要他們去做,結果他們仍然各行其事。

我清楚告訴他們該怎麼做,他們仍然將事情搞砸了。

為什麼他們總是事到臨頭才告訴我無法勝任工作,如果早點告訴我,我會想法子解決。

員工很少自動伸出援手,隻關心自己,不關心公司。

他們簡直成事不足,連怎麼穿著,怎麼和人談話都不懂。

他們應該自己解決問題,不要老是問我希望他們怎麼解決問題。

為什麼他們不安於工作?我剛剛訓練好他們,他們就跳槽了。

他們不明白,在這裏工作是他們的福氣。

我付他們高薪,他們還有什麼不滿意的?

我不要員工老是煩我,我要做重要的事情。

我的辦公室大門是敞開的,但是他們不走進來和我談話。

我想得再開一次會,告訴他們工作的程序。

(2)員工對經理的看法

經理不了解我們的問題。

他們坐在寬敞豪華的辦公室裏聊天,所有的事都由我們做。

他們不關心我,我在他們眼中隻是一個代號。

我希望他們聽聽我的意見,他們根本不知道該怎麼辦事。

他們怎麼那麼愚蠢。

他說他一點鍾回來,結果三點鍾還見不到影子。

我得向他約好的人解釋他在哪裏。

他令我覺得自己是個傻瓜。

他從來不讓我有足夠的權力辦事。

如果經理清楚地解釋給我們聽,我們就能夠清楚地解釋給顧客聽。

他總是反複不定。

他們瞞著我向顧客說謊,害得我灰頭土臉。

他們根本不聽我的困難,一點也不關心我。

我上班八小時,做我份內的事,其他的事我不管。

我隻要不出錯,經理不找我麻煩就好了。

如果他們告訴我該怎麼做,我會照著做。

又是開會,我真奇怪,我們又沒做錯什麼事。

如果讓他做做我的工作,保證過不了五分鍾,他就幹不下去了。

整個組織沒有效率,我可以告訴他們如何改進,但是他們不聽。

他們認為員工不是人,隨時可以調換,但是我認為每個人都是不可缺少的。

他們老是犯錯,根本不了解實際情況。

他怎麼混到今天的地位?我實在搞不懂。

他隻是個好好先生,卻得到升遷。

你沒有辦法和他們談話,他們脫離現實,生活在象牙塔裏。

他們認為隻要給我一點小惠,我就會快活。

我隻犯了一點錯誤,他們就要開除我。

他們交代事情,卻不說清楚該怎麼做,如果我要求幫忙,他們又說我無能。

他希望我是他肚子裏的蛔蟲不成?我怎麼知道他心裏究竟想什麼。

他們為什麼不弄點精密的設備,那樣可以節省很多時間。

我隻是遲到十分鍾,他們就嘀咕一個月。

我自己都不知道答案,怎麼回答顧客的問題?

他們整天什麼事都不幹,我打賭他們一天工作的時間絕對不超過三小時。

又是煩人的會,他們能不能做點其他有趣的事情?

11.體察下屬心理

到底什麼因素才能真正激勵人?我們現在要探討真正深入員工內心的激勵因素,而非表麵的激勵因素。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隻觀察表麵,往往得到錯誤的答案。

拿這個問題問員工,他們可能也不知道答案;即使知道,可能也很難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