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管人智術(27)(3 / 3)

一個人的地位愈高,往往愈無法了解屬下對你的看法。

而出於習慣和自尊,為了保持自己所謂領導的“臉麵”,多數領導都喜歡堅持自己的意見,執行自己的意誌,指揮他人按自己的意願行事,而討厭“你指東他往西”的下屬。

管人者與被管者不同的心理,使雙方不可避免地會出現這樣那樣的意見分歧。

而上下級之間出現意見分歧時,如果用強迫的方式,強製下屬絕對服從的話,雙方的關係便會非常緊張,甚至出現衝突。

戰勝自己的自信與自負,可用如下心理調節術:

轉移視線、轉移話題、轉移場合,力求讓自己平靜下來;

尋找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分析利弊,讓下屬選擇;

多方征求大家的意見,加以折中;

假設許多理由和借口,否定自己。

(6)發現和發揮下屬的優勢與潛力。

作為上司,最忌把自己看成是最高明的,最神聖不可侵犯的,而下屬則毛病眾多,一無是處。

對下屬百般挑剔,看不到長處,是上下級關係緊張的重要原因。

研究下屬心理,發現他的優勢,尤其是挖掘他自己也沒有意識到的潛能,肯定他的成績與價值,便可消除許多矛盾。

(7)排除自己的嫉妒心理。

人人都討厭別人嫉妒自己,都知道嫉妒可怕,都想方設法要戰勝對方的嫉妒。

但唯有戰勝自己的嫉妒才是最艱巨、最痛苦的事情。

下屬才能出眾,氣勢壓人,時常想出一套高明的主意,把你置於無能之輩的位置。

你越排斥他,雙方的矛盾就越尖銳,爭鬥可能導致兩敗俱傷。

此時,隻有戰勝自己的嫉妒心理任用他,提拔他,任其發揮才能,才會化解矛盾,他才會從心裏服從你的管理。

(8)不必一味退讓,必要時,可反擊致勝。

對於不知好歹的下屬,必要時,必須予以嚴厲的回擊,否則,不足以阻止其無休止的糾纏。

和藹不等於軟弱,容忍不等於怯懦。

優秀的領導精通人際製勝的策略,知道一個有力量的人在關鍵時刻應為自己維持自尊。

唯有弱者才沒有敵人。

凡是必要的戰鬥,都不能回避。

在強硬的領導麵前,許多矛盾和衝突都會迎刃而解。

偉人的動怒與普通人的主要區別就在於是否能夠理智地運用它。

(十五)管好“團隊”

在激烈的產場競爭中,任何人光靠單打獨鬥是絕對不行的。

豺狼在與天敵作戰時,常常采取群體戰術。

有道是“好漢難敵四手,惡虎敵不過群狼”,與自己的同類組成統一陣線,抱成一團聯手打天下,力量自然強大無比。

1.“一座籬笆三個樁”

所謂工作團隊?這是一種為了實現某一目標而由相互協作的個體組成的正式群體。

因此,所有的工作團隊都是群體但隻有正式群體才能成為工作團隊。

團隊如此盛行,原因何在?事實表明,如果某種工作任務的完成需要多種技能、經驗,那麼由團隊來做效果通常比個人好。

團隊是組織提高運行效率的可行方式,它有助於組織更好地利用雇員的才能。

管理人員發現,在多變的環境中,團隊比傳統的部門結構或其他形式的穩定性群體更靈活,反應更迅速。

團隊的優點是:可以快速地組合、重組、解散。

人們常說“一個籬笆三個樁”。

管理需要提倡團隊精神,首先是因為個人的力量不如集體的力量大。

組織管理中權力的分配是一個十分關鍵的因素,可以由一個人把方方麵麵的權力全部抓在手中,在組織機構中,事無大小、層次、種類,統統由一個人管到底;也可以在組織中劃分一定的層次結構,每一部門每一層次上都有人分頭管理,在管理金字塔結構的最上層也有一個小的權力中心集團,集團中的成員既分工又協作,即各人分管各人的一個部門,各部門中的矛盾在這個小集團裏協調。

前一種管理結構形式顯然不如後一種管理結構形式優越,尤其是當一個組織已經擴展到較大規模的時候。

所以,管理者需要深刻認識到集體的力量勝過個人的力量。

其次,集體的力量可能大於、等於或者小於其個體力量的簡單相加之和。

因為如果管理中不是一個人說了算,而是由許多人一起參與管理,則管理人員之間必然存在著矛盾與摩擦,從而需要協調與配合。

如果組織內部爭鬥不已,相互妨礙,則集體的力量會小於其個體力量的簡單相加之和。

“一個和尚擔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便是一個明顯的例證。

相反,如果組織內部各成員之間既分工又協作,取長補短,同心協力,則集體的力量會大大強於其個體力量的簡單相加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