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盡管社會變遷,時代不同了,這些至理名言仍然有其應有的價值。
如果你身為上司,當你絞盡腦汁、用心良苦地教導下屬工作時,對方明顯表示出反抗的態度,你是否常常氣憤地想整他一頓?對方如果沒有接納的心理,此舉隻有使對方更加產生反感罷了。
對方有接納的雅量最好,否則不妨略微改變一下說詞。
但是,情形如果嚴重到彼此爭執不休時,應如何是好?
一般而言,當人們發生爭執時,由於滿腔憤怒,往往出言不遜,爭得麵紅耳赤。
例如,一名下屬受到你的責罵時,心裏可能不斷嘀咕,“這麼小的過錯,犯不著口羅嗦個不停嘛,幹嘛,大驚小怪!”甚至為了避免自尊心受到傷害,他會想方設法自圓其說。
如此一來,再多說什麼也是無益的。
要知道,由於人類本身古有的劣根性,掩飾自己的過錯是最順理成章的做法。
人們一般都不願意承認自己的過失。
所以恐怕很多人會在犯錯而受到指責時,不承認自己的錯誤。
在這種情況下,處理的方法便隻有采取“冷卻”療法,先放它一段時間再說。
安排“冷卻”期間不僅可消除不滿的情緒,也可形成接受指導的氣氛。
因此在管理下屬時,切勿忽略此手段的妙用。
6.領導要鼓勵下屬提意見
有些公司的領導把“人和”片麵理解為不吵不鬧。
沒有反對意見,甚至開什麼會都是掌聲雷動,一致通過。
他們一般不願意下屬之間發生任何爭端。
當下屬之間稍有異議時,就皺眉說:“你們在一起共事,像這種小事都吵得一蹋糊塗,你反對我,我反對你,成什麼體統?”
同樣,這種領導也不喜歡下屬反對他自己的意見。
如果恰巧有二三種不同的看法同時提了出來,他立馬就會腦袋大三圈,不知所措,最鎮靜的辦法也不過是說;“今天有許多很好的意見被提了出來,因為時間關係,會議暫時就到此為止吧。
以後再找機會,大家好好議議。
”一副和稀泥的處事方法,還是要想盡辦法要追求他心目中的“人和”。
這種害怕反對意見的領導,忘記了一件最重要的事,那就是一致的意見不見得就是最好的。
假如下屬對你的方案沒有異議,並不能證明你的方案就是完美無缺的,也許別人隻是不好意思當麵批評你而已。
這時做領導的,切不可沾沾自喜,應該盡量鼓勵別人發表不同意見。
鼓勵的辦法有兩種:
一是放棄自信的語氣和神態,多用疑問句,少用肯定式。
不要讓人覺得你已然成竹在胸,說出來不過是形式而已,真主意假商量。
二是挑選一些薄弱環節有意暴露給大家看,把自己設想進程中所遇到的難點告訴別人,引導別人提出不同意見。
生活常識告訴我們:良好的相處,往往不是相互忍耐而得到的,有很多時候,反而是爭吵的結果。
正所謂“打出來的朋友,吵出來的夫妻”,講得就是這個意思。
這裏要特別引起注意的是:當你在下屬的不同意見中采納某一種來用時,切記不要傷害其它人的自尊心。
首先應該肯定他們的辛苦也是有價值的,其次要以最委婉的方式說明不采用意見的原因。
不要讓持不同意見的下屬有勝利者和失敗者的感覺,不要讓他們之間產生隔閡與敵意。
否則,不利於你以後管理班子。
一名領導,若能妥善處理好這些問題,反對之聲不僅不是你的“禍水”,或許還是你的“福音”。
7.善於培養自己與下屬間的凝聚力
公司的人事具有複雜性,形形色色,多的成百上千,少的也有幾十人。
人一多,問題也自然也就多了起來,往往是“摁倒了胡蘆起了瓢”,這個問題剛平息那個問題又冒出來。
作為一名公司經理,在管理下屬的過程中,如何去處理好與下屬的關係及下屬之間相互的關係,讓他們成為自己事業、工作上的好助手,而不是絆腳石,就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最重要的管理方法和技巧就是學會團結下屬,在前進的道路上同舟共濟,一條心去克服所遇到的困難。
如果忽視團結的重要,不去努力建立好與下屬的各種關係,不注意下屬對你自身發展的影響,你很可能會吃苦頭,你的下屬也許會把你“炒”了魷魚。
在你的下屬中,什麼人都有,你要針對不同人的不同特點,巧妙運用自身凝聚力,將他們“沾”在一起,使整個班子形成合力。
有的下屬心胸比較狹窄,不夠大方,遇事總愛斤斤計較,嘀嘀咕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