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管人智術(25)(1 / 3)

之所以強凋對他們的防範,是因為在他們柔弱的表像給我們帶來安全感之時,混跡其中的黑心者很容易偷襲得手。

有一則寓言:有一頭鹿瞎了一隻眼。

這鹿走到海邊,在那裏吃草。

他用好眼對著陸地,防備獵人襲擊,用瞎眼對著大海,以為那邊不會有什麼危險。

恰好有人坐船從旁邊經過,看見這頭鹿,一箭就射中了他。

鹿倒下時自言自語地說:“我真倒黴,原以為陸地危險,嚴加防範,而去投靠大海,想不到遇上了更沉重的災難”。

由此可見,當我們管理外表柔弱之人時,應該力戒鬆懈,時刻提高警惕,小心測試他內心的意圖,而絕不能掉以輕心,以為此類人就可以不負重托,不行奸邪。

有言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對外表畢恭畢敬的人更應如此。

沒準,此人正是個不折不扣的“偽君子”。

9.小心被小人利用

作為一名管人的領導,除了應該管住、管好你手下的小人外,還應時刻提防不要上了小人的當,更不要被小人當槍使。

否則,也許真應了那句老話“被人賣了還在幫著人家數錢”。

有些小人雖然被“壓服”不敢亂說亂動,但他們的本性難改,沒準什麼時候就會“興風作浪”。

也可能他們懾於你的權威不敢“太歲頭上動土”,但卻可能利用你這杆大旗辦自己的事,借點光,沾點油水,他們把你當作擋箭牌或者叫清道夫;更有少數人,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欲,經常會采取兩麵手法,借你之威,幹你沒有想到的事。

如果不出事,那還好說,頂多讓小人沾點便宜。

萬一出了事,那一切後果就全得由你職一人承擔了。

誰叫你平時不注意提防小人呢?

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

所以,當有人求你出麵說句話、表個態時,你一定要對他的要求善加分折,當有的人借你的話、你的態度去指手劃腳,“挾天子以令諸侯”時,你可要加以防範,特別是對於那些你早就知道的小人對你說的每一句話,勸你做的任何事,都要先打個問號,三思而後行。

千萬別稀裏湖塗地成了被小人借去打“鬼”的鍾馗。

“借鍾馗打鬼”是毛澤東根據一個神話傳說而概括提煉的。

據沈括《夢溪筆談》記載:唐明皇於病時夢見一大鬼捉一小鬼正吃之。

唐明皇上前問他姓名身世,那大鬼答曰;名叫鍾馗,生前曾應試舉,因奸臣從中作崇未中,並被害,因此決心死後消滅天下妖孽,鏟除世間不平事。

唐明皇醒後,遂命畫工吳道子將鍾馗繪成圖像,掛在寢宮。

後來,民間端午節和除夕等日子多懸掛鍾馗像於家門,用來打鬼和驅除邪崇,鍾馗遂成了中國普通百姓的正義之神。

借鍾馗打鬼,其核心思想是一個“借”字,喻指借別人的力量辦自己之事,但目的與企圖則大相徑庭。

在中國曆史上一些賢臣名將為了做成某些好事,造福於人民,常常不得不假借皇權的名義或力量;一些奸佞小人,為了自己的高官厚祿,也常常假借皇權的名義或力量結黨營私,消滅異已,陷害忠良,幹盡壞事。

《戰國策·魏策》和《韓非子·說林》裏詳細記載了周躁、宮他借國王之名謀取職位的故事。

周躁本是魏國一個無名之士,他到齊國去拜訪老友宮他,請宮他幫忙謀一個職位。

周躁說,請齊王派我做特使訪魏,我將說服魏國與齊國結盟。

宮他考慮了一下,認為這樣對齊王說不妥。

因為,一個在魏國吃不開的人,齊王也未必能看上,不如說成你在魏國是有影響力的,這樣齊王才會任用你。

然後你又用齊王對你的重用做為資本,到魏王麵前遊說,魏王一看齊王重用你,魏王為了爭奪人才,就會更重用你。

可以說,這是一個典型的借別人之威抬高自己,來回放大,樹立形象的“狐假虎威”之計。

哪怕是現在也很有影響,特別值得那些掌握管人權力的領導或處於企業高層的經理們好好借鑒。

在工作中,尤其是在處理人事問題時,切不可偏聽偏信,借威於小人,壞了風氣,擾亂秩序。

在管人的過程中,作為領導要善於辨奸識忠,能從自己身邊人的言行舉動中,辨識出忠奸。

否則,被假象所迷惑,良莠不識,就會無意中被別有用心的小人所利用,悔之莫及。

(十四)管好副手

你的副手雖然是你手下的“兵”,但他們不是一般的“兵”負有一定領導責任的“官”,並且都有一定的管人權,嚴格地說,他們都是你身邊的“參謀”。

作為“班長”的你千萬要留神兒,因為稍弄不好就有可能在以公司裏造成不小的“地震”。

1.巧妙管好你的助手

雖然客觀上要求公司經理應該具有比較全麵的素養,能夠統觀全局,指揮得當。

但千萬別忘了人不是神,經理也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