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說:“上次你給我亂剪,我就亂給,這次你給我認真地剪,我當然就要認真地給!理由就是這麼簡單。
”說完就頭也不回地走了。
以上兩例,都是采用“以毒攻毒,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妙策,整治小人的精典之作。
很值得每一個管人者好好借鑒。
7.“刀下用”,管小人的妙法
管理真正的君子,關鍵是要以誠相待,真心實意;管理小人,就是要“刀下用”,也就是你一定要比他更高,使他的所有“鬼把戲”都難逃你的手掌心,看他還敢胡做非為?隻有在你麵前老老實實聽喝,才能留下“狗命”。
“偽君子”有時比小人更可怕,所以管理“偽君子”的辦法,無妨用用管理小人的方法,甚至更狠一些,將“刀”直接壓在脖子上才好。
《韓非子》裏有這樣一個故事:魯國有個人叫陽虎,他經常說:“君主如果聖明,當臣子的就會盡心效忠,不敢有二心;君主若是昏庸,臣子就敷衍應酬,甚至心懷鬼胎,但表麵上虛與委蛇,然而暗中欺君而謀私利。
”陽虎這番話觸怒了魯王,他因此而被驅逐出境。
陽虎跑到齊國,齊王對他不感興趣,他又逃到趙國,趙王十分賞識他的才能,就拜他為相。
近臣向趙王功諫說:“聽說陽虎私心頗重,怎能用這種人料理朝政?”趙王答道:“陽虎或許會尋機謀私,但我會小心監視,防止他這樣做,隻要我擁有不至被臣子篡權的力量,他豈能得遂所願?”趙王在一定程度上始終控製著陽虎,使他不敢有所逾越;陽虎則在相位上全力施展自己的抱負和才能,終使趙國威震四方,稱霸於諸侯。
生活中的許多日常用品、用具都安有把柄,方便使用。
在人際關係學中,尋找把柄、製造把柄主要用於控製他人,管住他人,使其乖乖為我所用,聽我調遣。
每個人都有弱點,這些弱點利用好了便是很好的把柄。
性格急躁者可用激將法,連他的趣味、喜好也可以被用作打開其欲望之門的鑰匙。
隻要拿他最喜歡或最忌諱的東西去誘惑或打擊他,他就必定上釣無疑,授你以把柄。
他人的隱私如緋聞、受賄、罪行等也可以使其受製於你。
在管人時時不時拿出來用那麼一用,你想他還不乖乖地對你俯首聽命?
漢代的朱博本是一介武生,後來調任地方文官,利用一些巧妙的手段,竟然順利地製服了地方上的惡勢力,被人們傳為美談。
在長陵一帶,有個大戶人家出身的名叫尚方禁的人,年輕時曾強奸鄰居人家的妻子,被人用刀砍傷了麵頰。
如此惡棍,本應重重懲治,隻因他大大地賄賂了官府的功曹,而沒有被革職查辦,最後還被調升為負責治安的守尉。
朱博上任後,有人向他告發了此事。
朱博覺得真是豈有此理!就馬上把尚方禁找來。
尚方禁心中七上八下,隻好硬著頭皮來見朱博。
朱博仔細看了看尚方禁的臉,果然發現有疤痕。
就將左右退開,假裝十分關心地詢問究竟。
尚方禁作賊心虛,知道朱傅已經了解了他的情況,就像小雞啄米似的接連給朱博叩頭,如實地講了事情的經過。
頭也不敢抬,隻是一個勁地哀求道:“請大人恕罪,小人今後再也不幹那種傷天害理的事了。
”
“哈哈哈……”沒想到朱博突然大笑道:“男子漢大丈夫,難免會發生這種事情的。
本官想為你雪恥,給你個立功的機會,你能好好幹吧?”這時的尚方禁那裏還敢說半個不字。
於是,朱博就命令尚方禁不得向任何人泄露今天的談話情況,要他有機會就記錄一些其他官員的言論,並且及時向朱博報告。
聽到這裏,尚方禁心裏的石頭才落了地,他趕緊表態要好好幹。
從此之後,尚方禁這個名副其實的小人加“無賴”儼然成了朱博的親信和耳目。
自從被朱博寬釋重用之後,尚方禁對朱博的大恩大德時刻銘記在心,所以,幹起事來就特別地賣命,不久,就破獲了許多盜竊、殺人、強奸等犯罪活動,使地方治安情況大為改觀。
朱傅遂提升他為連守縣縣令。
抓刀要抓刀柄,製人要拿把柄。
智者在小人下屬身上發現了弱點,從不會輕易放過,而是抓住他的“小辮子”使他乖乖地聽話。
這種方法在管理小人下屬時特別有效。
言歸正傳,又過了相當一段時期,朱博突然召見那個當年受了尚方禁賄賂的功曹,對他進行了獨自的嚴厲訓斥,並拿出書寫工具,要那位功曹把自己受賄的一個錢以上的事通通寫下來,不能有絲毫隱瞞。
那位功曹早己嚇得篩糠一般,隻好提起了筆,寫下自己的斑斑劣跡。
由於朱博早已從尚方禁那裏知道了這位功曹貪汙受賄,為奸為賊的事,所以,看了功曹寫的交待材料,覺得大數不差,就對他說:“你先回去好好反省反省,聽候裁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