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管人智術(17)(2 / 3)

(1)隨時讓老板明了情況,特別是在事態剛露萌芽的時候。

(2)切忌報喜不報憂。

有不利消息,就火速報告。

(3)問題十萬火急時,趕快敲定時間和老板碰頭。

(4)提供重大消息,最好有書麵資料或必要的證據。

(5)提出你的觀點、建議時,不妨簡明扼要。

(6)對你提出的建議或決策有相當把握時,不妨表現出信心十足的模樣。

(7)提出問題,同時提出解答。

(8)切忌越級呈報,有意繞過你的直屬上司。

(9)雙方意見相左時,先認同主管,再表達自己的意見,請教上司。

(10)意見相同時,歸功於上司的英明領導。

至於,當你必須向下用口頭傳遞你的指令或命令時,如何溝通才能贏得同事的支持和合作呢?

建議你可以根據以下七個技巧,來和屬下進行溝通:

(1)下達命令,最好一次一個為原則。

(2)下達指令,要循正常渠道。

(3)態度和藹,語氣自然親切。

(4)談話要清楚、簡單、明確。

(5)不要認為部屬很了解你的話,如有可能,請他複述一遍。

(6)如有必要,可以親自示範給他看。

(7)細節部份,如有必要,最好詳加說明。

身為組織中的一員,任何人都無可避免地會和其他人,在向上、向下、橫向、斜向等各種管道之中,不斷的和別人溝通、溝通、再溝通。

如果你是一位主管的話,你在溝通渠道中扮演著“樞紐”的角色,更是上司和部屬之間的“橋梁”。

記住:你非常、非常的重要,你溝通得好,你和你的組織會更好更棒、更成功。

反之則否。

總之,溝通是不分地位、不分等級和類別的,是全員的責任。

7.於無聲處聽驚雷

在這個重視溝通的時代裏,一位好主管最需要磨練的溝通技巧是什麼呢?

我們的答案是:如何善用身體語言表達自我、洞悉對方。

“溝通”也許是管理書籍裏最常用的兩個字,但也是企業主管們篤行最差的行動。

一項研究顯示出,人們可能要花上百分之八十的時間,用在說話、傾聽、閱讀或書麵表達等意見溝通的行為上。

但這隻是口頭溝通和書麵溝通而已!其他的例如眼神、手勢、麵部表情等,也算得上是一種意見溝通的方法,我們稱之為“無聲的溝通”。

改進有聲語言和書麵溝通的能力固然重要,但是,工商企業主管,在溝通上麵臨最大的挑戰,不是在於如何說的更好。

而在於如何從互動過程中,真正抓住對方內心的真意。

你要做一位好主管的話,現在最迫切要學習的是如何解訊身體語言、掌握身體語言、以及活用身體語言,而非說話技巧。

簡單地說,懂得解讀身體語言,你將會在溝通時驚奇地發現:“囑!原來你的真正想法是……”、“啊!他擔憂的不是這個,而是關心……”,並洞悉對方真正的想法,做好溝通工作。

有一份統計資料顯示:人類平均一天隻說了十一分鍾的話,其餘百分之九十九的時間,都在和他人進行身體語言的“無聲的溝通”。

溝通專家華頓也有類似的說法。

在社交場合的談話中,大概隻有三分之一的訊息是靠語言在傳遞,其餘的三分之二是由無聲的身體語言來傳送的。

你有同感嗎?

至於在較正式的工作溝通時,身體語言的表達至少也不會低於百分之五十的比例。

總之,溝通在重視口語表示之外,更要懂得身體語言的溝通技巧。

“要達到上乘的人際溝通,除了要具備說話的技巧之外,眼神、個性、人緣坯有你夠不夠坦誠,都是基本要素。

”溝通訓練專家德克在《溝通藝術》一書中,明確點出了身體語言散發出來的信息,也是溝通成功的關鍵因素。

因此,當你和別人溝通時,千萬要留意自己的身體語言。

否則,就算你口頭已傳達了正確的信息,也無法將自己所要傳達的信息全部準確送出。

你知道自己的身體語言溝通能力嗎?你不妨花三分鍾時間來完成《下列表三》的檢核表。

肢體語言有強化口語說服力的功能。

懂得利用肢體的輔助,進一步表現你更真切的情緒,你的溝通技巧將能更上一層樓。

當然,一位優秀的主管會在溝通時,相當注意對方的眼神、手勢,熟悉他們的神態與動作。

透過仔細的觀察,並加以解析對方心中的真實想法,他們知道如果沒有辦法做到的話,還是很難達到真正溝通效果的。

你希望學會如何洞悉對方心中的想法嗎?你希望透過無聲的溝通增強你的影響力嗎?我建議你:選一本有關肢體語言的參考書好好研究一下,當然你也可以花點錢去參加有關介紹這方麵的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