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舜管理天下時,讓禹做管理工作的司空,讓契做管理官員和民政的司徒,讓自陶做管理刑獄的司理,讓稷做管理生產的司田。
這四個人,是天下的賢人,尚且隻精通一個行業的管理工作。
到了春秋時季康子問孔子:“仲由這個人,可以用他做管理工作嗎?”孔子說:“仲由果敢決斷,做管理工作不會有困難。
”
季康子又問:“端木賜可以做管理工作嗎?”孔子說:“端木賜通達情理,做管理工作不會有困難的。
”
季康子再問:“冉求可以做管理工作嗎?”孔子說:“冉求多才多藝,做管理工作不會有困難。
”可見用人以專是當時最普遍的道理。
在當今社會中,要做到用人以專我們一定要牢記下列原則:
(1)人不可能樣樣都會做,用人最好能使其盡力而為不埋沒才能。
(2)每個人的才能是不一樣的,應根據他們的不同特長,讓其負責某項工作,而不能求全責備。
(3)用人宜專不宜雜。
因此,一個人不兼任幾項官職,一項職務也不應兼管幾項事務。
要求一個人具備許多人的才能,這是人才難以達到的。
(4)一個人擔任兩種職務,肩負兩種責任,雖然是天才也不能勝任。
(5)用人最怕的是說使用賢才,而不真心誠意地使用賢才。
9.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所謂用人以信,就是對人以信任的態度加以運用。
(1)授人職權,就不要隨意剝奪;任人以事,就不要亂出主意去幹涉。
(2)任用人的基本道理,關鍵在於不濫生懷疑。
(3)用人寧可選擇的時候慎重,不能任用後而不信任。
(4)領導用人要有寬大的胸懷,自然才有下屬歸服他。
(5)合格的人才常來自長年擔任一個部門的職務的人。
(6)天下不愁沒有有才能的人,而害怕有才之人得不到信任委用。
(7)用人的方法就是任用他必須專一,信任他必須堅定,這樣才能發揮他的才能。
10.用人應以誠相待
所謂用人以誠,就是在用人過程中以誠相待。
(1)駕馭人才的辦法,最重要的是推誠相見,不玩弄權術。
(2)使用人而不能信任人,這與不使用沒有兩樣。
(3)任用別人要像任用自己那樣了解、愛惜。
(4)任用人才不誠,那麼讒言就會出現,人就會產生異心,選拔人才的路不寬,那麼人才進用的正常途徑就會堵塞,而優秀人才就會被埋沒委屈。
(5)使用人才,不要對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懷疑,否則就是沒有誠意。
(6)危險莫過於用人而又懷疑人。
(7)不信任就不要任用,任用了就不要對之冷淡。
(8)懷疑就不要任用,任用了就不要懷疑。
11.待人要寬容
所謂用人以寬,就是在用人過程中待人要寬容。
元代人吳亮說:“韓琦器量過人,性情渾厚,不搞陰謀詭計。
功蓋天下,地位在群臣中最高,看不到他有喜色;擔任了巨大的責任,麵臨著難以預測的禍患,生命危險如同疊起的雞蛋,看不到他有擔憂的神色。
平時怡然自樂,從不因事物擾亂而改變,生平說話從不偽飾。
他為人處世,顯達時,在朝廷中和士大夫交談;退隱時,在家休息和家人交談,都完全出於赤誠之心。
有人跟從他幾十年,記錄韓信的言行,反複對照研究,言行表裏都很切合,沒有一處有不相應的。
”
韓信曾說,無論是君子還是小人,都應該寬以待人。
但是如果知道他是小人,就少和他來往。
一般人對於小人欺騙自己的事,發現了就一定要揭露它而責備小人,韓信獨獨不這樣做。
他的智慧足以明察小人的欺騙行徑,然而每次都忍受下來,不在神色上表露出來。
12.用人應注意方法
所謂用人以術,就是用巧妙的方法來管理人。
(1)用人應用舊臣。
(2)家有凶狠的老婆,那麼好朋友就不會來到;手下有妒嫉的下屬,那麼賢能之才就會離去。
(3)千裏之外去聘請賢人,路途是遙遠的;而招引奸佞之徒,路途卻是近便的。
所以,高明的老板寧願舍近求遠。
(4)老板著事先周密地確定了用人、了解人的方略,在管理中施用其謀略而不露形跡,那麼,用人的藝術就可以不斷提高。
(5)企業內廣開賢路,察訪賢者而任用,使其位尊,再給以優厚的待遇,使他的名聲顯露。
如此,天下的人才就會競相而至。
(6)身邊的人才,使用就會出現,不用就會埋沒。
(7)做老板的方法,務必收攬那些傑出人物的心,重獎有功的人才,使自己的意誌成為眾人的意誌。
13.用人切忌畏縮
所謂用人以膽,就是對人才大膽使用,不拘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