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管人智術(13)(2 / 3)

此種人斷不能做官。

(4)周全之人:智慧極高而心極機警,待人則能應付自如,接物則能遊刃有餘,是交際應酬的高手和行家。

這種人是天生的外交家,做國家的外交官或大家豪門的外掌櫃,任大公司或大企業的公關先生或公關小姐,都能愉快勝任的。

其辦事能力也很強,往往能獨擋一麵。

2.不以貌識人

武丁繼位將國家大事委任給塚宰大臣處理,留心尋訪王佐之才。

發現奴隸傅說頗有才能,想任他為相,治理國家,但怕朝中顯宦不同意,於是,他終於想出借天命之法。

一天晚上,武丁入睡以後,故意大笑不止,手下人連忙向他道賀。

武丁微笑著說:“振興商朝大有希望。

剛才我夢見先王商湯給我推薦了一個大賢人,名叫傅說。

”文武百官聽說傅說是商湯介紹的大賢人,誰都不敢不相信。

武丁故意把眼前的人看了一遍,搖搖頭說:“諸位沒有一個像。

”文武百官隻好跪在武丁麵前,向他討教:“請問君王,你夢見的那位大賢的相貌如何?”

武丁便把傅說的長相、特征,活靈活現地講了出來,不久,尋訪傅說的人告訴商王武丁說,在傅岩有個奴隸叫傅說。

武丁忙派自己的侍從去察看,果然,傅說的長相和武丁所描述的一模一樣。

武丁早已等候在宮前,一見傅說來了,急忙迎上前去,大聲喊道:“不錯!不錯!此人正是先王在夢中推薦的那位大賢人。

”於是叫傅說趕快脫掉奴隸的衣服,換上一身嶄新的貴族服裝,並當即宣布解除他的奴隸身分,拜他為相,輔佐治國。

傅說果然極富治國才幹,僅僅三年時間就幫助武丁將商朝治理得很好,使商朝再次興盛起來。

3.觀眼識心機

如果你注意看正在說話的人的眼睛或視線,將會發現很有趣的事情。

留意一下初次見麵的人在看著我們時的眼神,就能了解到這些人有各種不同類型的性格。

懷有好意或敵意的時候,或者漠不關心的時候,隨著他心理狀態的變化,眼睛便隨之變化。

(1)視線朝下者即膽小怯懦的證據

當你看著對方的眼睛時,對方把視線悄悄地往下移,是因為他意識到,你在年齡和社會地位上都是他的長輩、上司,或者意識到,你是他的強大對手,與你談話時,多半會帶有一種緊張感。

(2)溫和而內向的人,視線若左右遊移即表示拒絕

和前述很相似,但視線並非朝下,而是左右穿梭遊移,表現出他拒絕對方之意,而且無意識中表現出對對方不懷好意的信息。

例如男性向女性搭訕時,她要是對那個男人沒有好感,就會表現出左右遊移的眼神來。

(3)視線直視即敵對的表現

直視著對方,一動也不動的眼神,含有非常深切的意味。

受到某種強大的打擊,或者懷有強烈的敵對心理時,就會出現這種眼神。

(4)視線飄移不定即表示內心不安

望著天似的呆滯的眼神,常見於情緒低落的時候,表示失去安定感,或者在思考某些事。

對諸事漠不關心時也常會出現這種表情。

(5)視線向上是自信的表現

說話時視線稍稍向上的人,大多是對自己的地位能力有極大的自信,性格也較外向。

在政治家中,這種視線是相當普遍的。

公司重要人物有這種眼神的人也相當多。

屬於領導人物或管製他人的工作者,他們的視線總是容易往上揚。

4.日久見人心

了解一個人,不能僅視其一時一事,而要經過長的觀察考驗。

周公曾被人懷疑篡位而退身東避,王莽在篡漢前曾給人一種謙恭下士的好印象,假如他們都是在這種時候去世,那麼誰真誰偽,誰能分辨清楚!

人們在最初的時候,常常把自己裝扮成好人;如果自始至終一直很好,才真正是美德的體現。

尤其看一個人是否具有好的品德,必須經過長時間的考驗。

因此,觀人必須考察人的行動的全過程。

道路遙遠,才能識別出千裏馬;世道欺詐,才能識別出賢良的人。

說明隻有通過實踐的檢驗,才能識別賢愚,辨別真偽。

如何通過長時間觀察判別人呢?

(1)一個人通達時,他提拔什麼人;窮困時,是否有做不該做的事;富有時,他對哪些東西不感興趣。

這是觀人的方法。

(2)人才(君子)難進而易退,庸才易進易退;奴才(小人)易進難退。

這是識別人才的好方法。

5.從細行處觀人之斜正

古人說:察人之忠好邪正,隻可求之於風骨,不可求之於言辭;可求之於細行,不可求之於詩文。

又說:三歲看老,小處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