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時陳蕃獨居一室,其庭院齷齪不堪。
父親批評說:“孺子何不灑掃以待賓!”他回答說:“大丈夫處世,當掃天下,安事一居?”父親當即針鋒相對地反問:“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其實,不從小事做起,何以成就大事?路是一步步地走出來的,不要幻想一舉到達目的地。
所以能夠專心一意地做這三天事的人,不論是多麼短暫的日數,不論是多麼小的事情,他必定會全力以赴。
看一個人能否能夠從小事做起,實實在在地關心喜愛自己的工作,是認識一個人才能的開始。
我們日常時不要好高鶩遠,更要在心底時時好好反省自己,在我們的工作崗位上是否真正認真努力去做了。
6.察人手勢,透識心理
人體中,手部的活動非常豐富,能夠充分地表達人的眾多思想態度,因此人們經常用“心靈手巧”來形容人的聰明,可見人的手與心靈是緊密相聯的。
在人際交往中,人們用手來表達態度的方式主要有:
(1)用手搔頭,表示尷尬、為難、不好意思。
(2)用手拖住額頭,表示害羞、困惑、為難。
(3)雙手相搓,說明陷入為難急躁狀態之中。
(4)雙手攤開,表示真誠、坦然或無可奈何。
(5)雙手插腰,說明對方的挑戰、示威或感到自豪。
(6)雙手插在口袋裏,表明內心緊張,對將要發生的事沒有把握。
(7)雙手插在胸前,表明胸有成竹,對將要發生的事有思想準備。
(8)握手有力,表明此人熱情、好動、興奮或好自我表現。
(9)握手無力,表明此人個性懦弱、缺乏氣魄,或者是傲慢、冷淡、矜持。
(10)說話時喜歡玩弄身邊的小東西,表明其內心緊張不安。
(11)交談中用手指做小幅度的動作,表明其對你的提議不感興趣、不耐煩或持反對態度。
(12)心理處於焦慮不安時,一些人習慣將一隻手放在桌上或沙發手上,不停地輕輕地彈手指;一些人則習慣用手指搓撚紙條或煙蒂;有些年輕女性則喜歡用手絞手絹。
(13)麵臨某一選擇而處於猶豫不決或不知所措的心理狀態時,一些人會不知不覺地用手搔脖子;一些人則會用手搔後腦勺。
(14)當人們對某件事情充滿渴望和期待的心理時,常常會情不自禁的摩拳擦掌。
處世待人時可以通過對方手部活動觀察其內心情緒。
例如:
(1)手部放鬆,手掌張開;將手攤開放桌子上,清除桌上的障礙物;撫摸下巴,以上都可以看做是表示肯定情緒的動作。
(2)表示否定情緒的手部動作有:在身體前邊握緊拳頭;兩手放在大腿上,張開手時,兩手拇指相向;兩手交叉按在頭部後麵或手指按在額頭正中央;手向著你而屈指數數;和你交談時,不斷地把玩桌上的東西,或將它重新放置;打開抽屜又關上,好像在找東西;兩手撐住下巴;用手指連續敲桌子。
(3)當一個人用手摸頸後時,往往是出現了惱恨或懊悔等負性情緒。
這個姿勢稱為“防衛式的攻擊姿態”,在遇到危險時,人們常常不由自主地用手護住腦後,但在防衛式的攻擊姿勢中,他們的防衛是偽裝,結果手沒有放到腦後,而是放到了頸後。
女人伸手向後,撩起頭發,來掩飾自己的惱恨情緒。
(4)握手時,緊抓對方手掌,大力擠握,令對方痛楚難忍。
此類人精力充沛,自信心強,為人則偏於專斷專行,但組織力及領導才能都很突出。
(5)握手時力度適可,動作穩實,雙目注視對方。
此類人個性堅毅坦率,有責任感而且可靠,思想縝密,擅於推理,經常能為人提供建設性的意見。
每當困難出現時,總是能訊速地提出可行的應付方法,很得他人的信賴。
(6)握手時隻輕柔地觸握。
此類人隨和豁達,絕不偏執,頗有遊戲人間的灑脫,謙和從人。
(7)握手時習慣雙手握住對方的手。
此類人熱誠溫厚,心地良善,對朋友最能推心置腹,喜怒形色而愛憎分明。
(8)握手時握持對方久久不放。
此類人情感豐富,性喜結交朋友,一旦建立友誼,則忠誠不渝。
(9)握手時隻用手指抓握住對方而掌心不與對方接觸。
此類人個性平和而敏感,情緒易激動。
不過,心地善良而富有同情心。
(10)握手時緊抓對方,不斷上下搖動。
此類人極度樂觀,對人生充滿希望。
他們因積極熱誠而成為受人愛戴傾慕的對象。
(11)有些人從不願意與人握手。
他們個性內向羞怯,保守但卻真摯。
7.觀腳之動,可察人心
(1)兩隻腳踝相互交疊,你就應注意此人是不是正在克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