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員工擾亂企業秩序,通常隻會出現在兩個極端的情況:一個是當事者太天真,根本對企業的規矩和人事認識不深;另一個是當事者深謀遠慮,故意向上司挑戰,心中另有所圖。
許多剛進的新員工不明白企業的規矩,或者仍未忘掉在學校時自由自在的生活,因此,一旦工作起來仍是率性而為,遇到稍微特別的事便會大驚小怪,又很容易和背景相像的員工在工作時間喧嘩嬉戲。還有一種情況,即當事者是由另一家企業跳槽來的,原企業的風氣可能很開放自由,他便很可能出現違反了企業的規矩也不知的情況。
在處理時,隻要清楚說明企業的規矩,並告知犯錯帶來的嚴重後果,以及給企業造成的重大損失就行了,如果當事人並非有意向企業管理者挑戰,當他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時,通常也會自律起來。
如果你是一位新上任的上司,而員工是一位老資格的員工,故意違反了企業的紀律,你應該明白這是個十分棘手的問題,所以,要小心謹慎處理。最好先與其他員工溝通交流,了解其他員工與該員工的親密程度,以及其他員工對工作的感受,借以測試一下該員工對其他人的影響力。
如果你覺得已掌握了充分資料,便可作出決定,管理者沒有必要立即針對他的行為作出指責,而是調他到另一部門去工作,令他有更大的發揮空間。
在麵談時,管理者自己最好少發言,讓對方盡量表達,你可從中得知他做出如此行為的原因。另一方麵,管理者要與其他員工保持融洽和諧的關係,以免遭受任何非議。
(7)正確引導員工的挑戰行為。
也許你的秘書對語法的要求很嚴格,她能將你的稿子修改得無懈可擊。問題是,在平常聚談時她也喜歡挑刺,這就使管理者難堪,甚至惱怒。
倘若同自己的秘書談過這些問題但沒有效果。又該怎麼辦呢?
秘書的語言才能無可辯駁,但是過猶不及,人們雖很容易了解自己的長處,但要了解自己的短處卻常常需要別人指出來。如果自己的秘書喜歡在公眾場合指出自己及同事們的錯誤,與其說是對完美句法的追求,不如說是為了炫耀自己的才能。不管是什麼原因,她想使自己超凡不群。
顯然,針對秘書的行為,管理者需要坐下來談談。會談中,重點表明自己和同事們感謝她的指教,但強調沒有人喜歡被當眾指正。如果管理者的談話隻是想讓她停止這種做法,那就好比隻問症狀,不查病因的治療方法。
秘書的行為是一種典型表現,在任何工作崗位上都有這種人。他們感覺沒有在事業上取得應有的成就,因此從言行上要表現出比管理者能幹的多的樣子。這就是說,管理者除了指出員工的缺點並作約束以外,還應給予他們一定的指導。
比如說,針對秘書有很強的語言能力與興趣,管理者可以鼓勵她不僅參加寫作課,而且教授一些課程或進行私人輔導。這種機會很多,她在此過程中會對自己及事業增強信心,而且她會感覺到沒有必要再將她的語言智慧強加在自己的上司及同事身上。
總之,對待不同的員工要采取不同的辦法,並以此來化解管理者與員工之間的衝突。這樣才能使工作得以正常的進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