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的失禮、失信和失誤,是每一個管理者都不希望遇到但又不能回避的問題。管理者隻有學會以積極的態度對待這些問題,才有可能使壞事變成好事。
(1)寬容對待員工的失禮。
這裏所講的失禮,通常指的是員工對管理者不講禮節、禮貌的種種表現。
例如,有的員工在管理者作報告時,一邊聽一邊交頭接耳,該鼓掌時不鼓掌,不該鼓掌時亂鼓掌。有些員工在公開場合故意與管理者“頂牛”、“較勁”,管理者指東,他偏向西。有些員工喜歡在背後給上司編造和傳播一些小道消息,甚至搞點惡作劇。
麵對員工的失禮,作為管理者首先要有“宰相肚裏能撐船,將軍額頭能跑馬”的大度和氣量,不能因員工對自己不尊重就耿耿於懷,更不要尋機報複、給員工“穿小鞋”。
其次應該認真分析員工對自己失禮的原因,看是員工對自己抱有個人成見,還是員工個性怪僻所致;是員工恃才傲物、心智不成熟,還是自己在工作中沒有堅持原則或領導無方造成的。如果是因為員工無理取鬧導致的失禮,應盡可能給員工以寬容,淡然處之;如果是因為自己方麵的原因而使員工失禮,就應主動向員工賠禮道歉,說明情況,並加以改正,重新贏得員工的好感與尊重。
(2)謹慎對待員工的失信。
這裏所說的失信,指的是員工在工作上不守諾言、言而無信的種種表現。例如,有些員工對當著管理者或大家表了態的事情,過後不承認;有些員工對管理者交代要按時辦好的事,到時卻忘得一幹二淨。
麵對員工的失信,作為管理者,既不能采用強硬的態度批評指責一通,也不能采取遷就的方式不了了之。
首先,應該仔細分析一下員工失信的原因,是員工言行不一的工作習慣使然,還是因為自己對員工的要求太高,員工能力達不到所造成的。
其次,如果是因為員工的原因而導致失信,最好采取單獨或私下交談的方式,對員工進行批評教育,引導員工明曉事理,懂得若經常失信於大家尤其是上司,就會成為不被別人信任的人。
在此基礎上,要求該員工在今後的工作中,一定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這樣做既保住了員工的麵子,避免他的不良情緒上升,又能使員工感覺到失信的嚴重性和解決這一問題的必要性。如果是管理者對員工的工作要求太高而使員工失信,管理者應當眾向員工和大家做好解釋工作,不要讓員工背負“失信”的壞名聲。
(3)正確對待員工的失誤。
這裏所談的失誤,指的是員工在工作中出現的各種差錯。例如,有些員工因不熟悉業務、能力不強或習慣於丟三落四,以致工作上錯誤不斷;有些員工不履行工作職責或亂履行工作職責,致使自己完不成工作任務或造成經濟損失;有些員工為了撈取個人利益,百般刁難,甚至行賄受賄,出現經濟犯罪。
麵對員工的失誤,管理者首先要冷靜對待。既不要大驚小怪,也不要視而不見,更不能曲意包庇,而要盡快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補救,使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其次要認真分析原因。造成員工失誤的原因,有些是因為員工的經驗不足,工作方法簡單,能力欠缺,或是員工的疏忽大意、思想認識有問題等主觀因素造成的;有些是因環境條件的限製,管理者不支持、管理者亂決策或無法預測的天災人禍等客觀因素造成的;有些則是主、客觀因素兼而有之。管理者一定要分清原因,不可輕易對員工的工作全盤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