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一死一亡(上)(2 / 2)

趙錢孫死前的最後一個表情並非憤怒或者驚慌、害怕之類,而是一臉的平靜,感覺走的很安詳似的。將死者脫光,可以發現在他胸前有一個明顯的掌印,除此之外渾身上下再無其他傷痕。因為是胸前中掌,那麼顯然殺人者是從正麵發動的攻擊。而死者毫無還手之力的被一掌震斷心脈而死,那麼更加說明殺人者的武功遠高於死者。如果死者是趙錢孫的話,以名震一方的譚公譚婆武功為參考指標,那殺手的武功也超不多應是絕頂高手之流,這倒是與上次所討論的那個可以殺死慕容博之人不謀而合。當然,殺死慕容博肯定比殺死趙錢孫要難得多。但殺死趙錢孫的現場顯得太過隨意,趙錢孫就如同土雞瓦狗般不值一提,反而隻讓人知道這殺人者武功太高,具體高到何種程度卻不好判斷。盡管這樣,一個大概的人物形象已經逐漸在尹誌平的腦海裏生成,唯一的問題是,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小說的影響太大,葉晨曦越來越感覺喬峰最符合這個形象。難不成在外麵和慕容複配合的殺人者是喬峰?葉晨曦腦海裏閃過這樣的一個念頭,又頓時覺得不可思議。且不說喬峰曾說過他與慕容複之間見都未曾見過,就算是葉晨曦想在內心裏給兩人編造一個合作基礎都很難。兩人一南一北,除了“北喬峰,南慕容”這句江湖流傳外,根本就沒有任何交集的地方,又何來的合作。

然而最有力,也是最明顯的線索並非是胸口那個大大的掌印,而是趙錢孫手中捏著的一團紙。這團紙卡在趙錢孫的右手中,稍微注意一下就能發現。尹誌平倒不懷疑是殺手故意留下的這張紙條。因為這紙條被揉成一團,顯然是趙錢孫生前大力緊握在手中過,以這紙條的大小,揉成一團我在手心殺手不可能發現。而現在之所以這麼明顯是因為人死了,對於亡者而言身體就不存在力的概念了,肌肉慢慢變得鬆弛,紙條就卡在了手心之中。因為死亡的時間不算太久,趙錢孫的身體還沒有變得很僵硬,尹誌平倒是沒有費多大勁就將紙條給拿了出來。將紙條展開來一看,紙條上麵隻寫了五個半字“帶頭大哥玄茲”。之所以尹誌平知道這是五個半字,除了小說中已經交代了“帶頭大哥”正是玄慈的正解外,趙錢孫在寫“茲”字最後一點時,收得非常倉促,以至於在紙條上拖出了很長一道痕跡出來。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是突發了什麼事情而讓趙錢孫被迫終止了書寫,而這突發的事情很有可能就是他看到了殺他之人。

從趙錢孫留下這張紙條的動機上來說,顯然與小說裏寧死也不說出“帶頭大哥”是誰的情節是不同的。不願說的話,完全沒有必要專門寫下一張這樣的小紙條留著。這麼寫要麼是留著防身,以防自己遭遇到了什麼來自“帶頭大哥”那個方麵的意外,好提醒自己的朋友殺自己的是誰。要麼就是知道現在有人在查“帶頭大哥”是誰,準備匿名舉報。無論是哪種可能,顯然這趙錢孫對於這“帶頭大哥”玄慈的信任度並不高,和小說中完全是天壤之別。這樣一來,就讓事情變得更加撲朔迷離了。因為除了想找“帶頭大哥”的人外,來自“帶頭大哥”這個方麵的人同樣也可能是殺死趙錢孫的凶手。

這個世界沒有大遼,沒有蕭遠山,也沒有什麼雁門關血戰,馬大元的自殺從慕容複的投案自首開始,葉晨曦就本以為是完全另外一個故事,沒想到繞來繞去,最後還是繞回到了“帶頭大哥”這裏。隻是與小說中追查“帶頭大哥”的那一條線相比,此刻的尹誌平要追的顯然是兩條線,他現在甚至都不確定慕容複到底是站在哪一邊的。是“帶頭大哥”那邊,想要將知道過去那段往事的人一一滅口,還是想要找出“帶頭大哥”是誰的那一邊,將當年參與那宗往事的人一一殺掉,報仇雪恨、當然,讓尹誌平最好奇的還是沒有了“雁門關血戰”,當年的“帶頭大哥”領著這些人到底有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尹誌平內心隱隱覺得,隻有掌握了當年所發生的一切,不僅案件能夠水落石出,劍靈給出的這一生才能夠結束。因為劍靈一直用女性形象示人,而進入這個世界後,他們三人還沒有遇到一位女性,連《天龍八部》裏本該有的那位“導演”康敏,都不複存在。劍靈這個世界的分身到底是誰,她在這個故事裏扮演了怎麼樣的一個角色,這才是尹誌平最為關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