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早晨,當他從佐治亞州的一所監獄刑滿出獄時,一位行政司法長官對他說:“麥考遜,我今天要把你的錢和麻醉藥都還給你,因為你比別人更明白你能充分自由地選擇自己想幹的事。看,這就是你的錢和藥片,你現在就把這些藥片扔掉吧,否則,你就去麻醉自己,毀滅自己,你選擇吧!”
麥考遜選擇了生活。他又一次對自己的能力作了肯定,深信自己能再次成功。他回到納什維利,並找到他的私人醫生。醫生不太相信他,認為他很難改掉吃麻醉藥的壞毛病,醫生告訴他:“戒毒癮比找上帝還難。”
麥考遜並沒有被醫生的話所嚇倒,他知道“上帝”就在他心中,他決心“找到上帝”,盡管這在別人看來幾乎不可能。他開始了他的第二次奮鬥。他把自己鎖在臥室閉門不出,一心一意就是要根絕毒癮,為此他忍受了巨大的痛苦,經常作噩夢。後來在回憶這段往事時,他說,他總是昏昏沉沉,好像身體裏有許多玻璃球在膨脹,突然一聲爆響,隻覺得全身布滿了玻璃碎片。當時擺在他麵前的,一邊是麻醉藥的引誘,另一邊是他奮鬥目標的召喚,結果他的信念占了上風。九個星期以後,他又恢複到原來的樣子了,睡覺不再做噩夢。他努力實現自己的計劃。幾個月後,他又重拾起手中的筆,再次進行他所熱愛的工作。他不停奮鬥,終於又一次成為著名作家。
我們不得不驚歎“決心”所產生的神奇力量。做什麼工作都會遇到困難,“決心”一個優秀的員工必備的素質。在困難麵前一個好員工是下決心去戰勝困難,而不是逃避困難。
3.永遠不要懷疑自己的能力
自信來自於自我尊重,一個不自信的人,是看不到這個世界的絢爛色彩的,他們總是在關鍵的時候,說服自己放棄目標和追求,而且,內心也變得狹隘起來,這個時候,訓練就變成了一種負擔。
——西點的著名教官尤夫·休斯曼
對於西點學子來說,沒有什麼比失去信心更可怕的了。曆代教官反複告誡學員們:“永遠不要懷疑自己的能力。”通過學習,西點軍校的學員懂得了,要想戰勝強大的困難,信心是首要的。
人的自卑心理淵源很深:任何人都懷疑自己的能力,別人的失敗和做事的艱難嚴重影響了他們的自信心理。因為一個人能力再大,也會有他力所不及的事,往往在遭受挫折和失敗時,人們就會因此懷疑自己的能力不足而膽怯,再由膽怯而自卑。人一旦在創造力等主要能力方麵缺乏自信,他就會將自己的性別優越感忘得一幹二淨,陷入自卑的泥潭難以自拔。
一個人產生自卑感的重要原因,是懼怕失敗。
由於性別差異,男人較女人更注重成就感,因而對失敗的恐懼要比女人強烈的多。事情偏偏就是這樣:“怕鬼偏有鬼!”內心深處越是懼怕失敗,就越顯得神經質,還越容易出差錯。
女人也並非不怕失敗,所不同的是她在產生自卑感的同時,還可以輕而易舉地找個借口開脫。而男人是屬於不能找借口的性別,是主宰社會,負擔家庭的性別。失敗,對於男人顯得異常可怕。
可以說自卑感是一種普遍的心理現象,沒有自卑感的人幾乎是不存在的。然而,如果一個人讓自卑感貫穿了一生,那他永遠成不了大事。
要有所作為,就必須打開自卑的枷鎖,徹底拋棄它。美國參議員艾摩·湯瑪斯是西點學子樹立信心的楷模。
艾摩·湯瑪斯小時候一點也不優秀、甚至很自卑,但他最後卻成為了著名的參議員,他是怎樣克服自卑而最終成功的呢?他自己是這樣介紹他成功的曆程:
“我16歲時,經常為煩惱、恐懼、自卑所苦。就我的年齡來說,我實在長得太高了,但卻瘦得像根竹竿。我身高6尺2寸,體重隻有180磅。雖然我長得很高,但身體卻很弱,永遠無法和其他小男孩在棒球場上或田徑場上競爭。他們開我玩笑,喊我‘瘦竹竿’。我十分憂愁,又自卑,幾乎不敢見人,而我確實很少與人見麵,因為我們的農莊距離公路很遠,四周全是濃密的樹林。我經常整個禮拜沒見到任何陌生人,所見到的隻是我的母親、父親、姐姐、哥哥。
每一天,每一小時,我總是在為自己那高瘦虛弱的身體發愁。我幾乎無法想到別的事情。我的難堪與恐懼如此嚴重,幾乎難以描述。由於我父母沒有能力送我上大學,我知道我必須自己奮鬥。因此,一到寒冷的冬天,我去打獵、設陷阱,捕捉動物。春天時我可以把得來的獸皮賣掉,換取4美金,然後用那筆錢買了兩隻小豬。第二年秋天把它們賣掉,又換了40美金。帶了賣掉那兩隻豬的錢,我離家進了‘中央師範學院’一位於印第安那州丹維市。我每周省吃儉用才用不到2元的美金。我身上穿的是母親為我縫製的一件棕色襯衫。我也有一套西裝,本來是父親的——父親的衣服不合我身。我穿在腳上的那雙鞋子也是他的,同樣不合我的腳,因此我一走起路來,鞋子就幾乎從我腳上掉下來。我覺得更自卑,不敢和其他學生打交道,所以獨自坐在房裏看書。當時我最大的欲望,就是使自己有能力購買一些商店中出售的衣服,既合我身也不會叫我為它感到羞恥。